( V% x# R/ r: s4 g1 j Kevin在中国大学毕业以后,又来加拿大读书6年,在拿到加拿大大学毕业证后,也结婚申请移民。他说他想回国看看就回来,所以搞好所有可以回来的签证,将一堆申请移民的资料丢在我那里,说:回国将不齐的材料搞好就寄给我,让我帮助他递表香港。但现在他回去一年了,却没有动静。打电话过去他似乎很忙,我想在新疆石河子政府工作的留学生他可能是第一个,所以重视程度可以想象。 ! z. Z' L! ]( p- m# ]% L3 o . d2 d. h* D2 {8 c( E/ o7 o William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他当初父母移民美国都是为了他,但到移民申请下来了,他却超龄了。父母只好把他送来加拿大“曲线救国”,他在加拿大一呆就是六年。他已经是所有留学生中在加拿大发展最好的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找到一份洋人公司的工作,顺利移民。当他开始像一个正常的加拿大人那样生活的时候,他的美国移民拿到了,放弃加拿大已经拥有的一切——工作,朋友似乎很难,他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后离开。他在美国很快找到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还会日后到中国发展。0 m% c F8 M/ J9 t& ~5 c
" q" W3 e' }0 ]# w/ x' m! \
Raymond走的时候已经将移民材料递到Buffalo,现在只等他的雅思成绩了,但在国内做小个体户的他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试。用他的话说:离开加拿大,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染上了加拿大情节,其实我们并不在乎所谓的“身份”,我们只是希望能够经常有机会去加拿大放松一下,去回味我们经历过的一切。其实回国后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加拿大是他们成长的故事,是“闷”出精彩的日子,是他们最自由的日子,而这个日子在回去以后就很难找到了,因为生活在中国是现实而又残酷的,机会和压力是并存的。 d. b3 m3 i1 K' r1 |3 h1 L
; S6 }& u5 U# m) n “去和留”的确是很难决策,但我始终相信:只有破才能立。有个数据是很有意思的:每年大约有10000左右来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但最终留下的可能只有1/3,但每年加拿大移民局要完成的移民指标是24万,其中技术移民占一半,而且中国的技术移民占技术移民的一半,也就是说每年要有6万人口的人从中国技术移民来加拿大。而在技术移民中优先考虑的是那些有加拿大教育背景的学生。所以其实每年的留学生根本不能满足加拿大移民的需要,所以学生回国再申请移民是时间问题,只要能够保持他们的英文水平,他们移民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