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89) 鸡蛋( 1)
|
随着社会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一部手机似乎就满足了很多人的阅读需求。小说要灭亡了吗?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文学?8 v% a$ ~' K9 H2 W7 }
) \1 p$ |( W; `
5月28日下午,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举行题为“永远的文学”的讲座,从自己多年的阅读和写作体验出发,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文学的感悟和思考。
9 O/ G1 r8 d( M+ _' T7 w2 S0 u9 L
4 l8 N( A6 p' i 王蒙说,尽管近些年一直有唱衰文学的声音,书籍的销售量也不如过去,但他认为文学不会消亡,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之中。“瞎起哄”的文学生命不过短短数月,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将永生。
; _! C% [' J3 ^
* V2 ]" S& P# W8 r& z. o 文学是种沟通:让这个世界不再陌生4 M: B0 D- k$ Y# W8 G9 j. G* U
@3 T5 y5 ]! V' Q8 Q7 t# g* Z
“人对于文学最初的记忆,来自于母亲的睡前故事。”王蒙认为,幼童对陌生的世界缺乏安全感,睡觉前会哭闹。妈妈的睡前故事,给了孩子最初的温暖和美好。9 s w0 H& e% O. o
3 |6 E2 c) {8 u+ N 《一千零一夜》是王蒙小时候最受感动的故事集。这个故事集让幼小的王蒙明白文学的力量,“它可以战胜暴力,可以改变人性恶毒的一面”。“现在在国外,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不是妈妈,而是‘菲佣’,在国内则是电子故事机。”王蒙认为,这将会使孩子们失去人生中最美好的体验。& c+ w; A6 Q7 l
: k, @7 T! U% Y5 C/ Z5 {
王蒙认为,人类和世界“沟通”的过程,是命名的过程,而文学作为一种符号,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孔子说《诗经》有七种用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e: c- q/ p4 U; ]/ c7 M
" v% y' o5 ^- v C2 r" Q4 I
1941年,上小学二年级的王蒙买了一本书《小学生模范作文选》,读到的第一句话是“皎洁的月儿升起来了”。王蒙说,“皎洁”二字,让年幼的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月亮那明亮、干净却又不刺眼的光芒,可以用这个词表达得那么贴切!在以后的人生中,每当看到月亮,他都会想起这次奇妙的文学体验,感叹文字的魅力,“一个喜爱文学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喜爱者的100倍。”
$ J0 ?$ Z, U. M* z q# s, k
- j" d9 S% M" N" G' s- w 文学是种挽留:固化转瞬即逝的岁月/ Z8 E+ j7 I5 _! H* q N) B. y r% y
1 N. a4 Q" [) [! C8 P6 f5 O7 W- `# d
1953年,王蒙19岁,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成为其进入文坛的代表作品。这篇小说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 d$ j* c9 [2 G2 B% t0 @
& l# y6 B# n- P7 Z/ Y: v
“历史只记录大纲,而文学则记录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度过的。”王蒙亲身经历了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建立,革命和建设一路高歌猛进。这个时代转瞬即逝,成为历史上的短短几笔,却没人知道身处其中的年轻人是怎样度过的。他拿起了笔,用文学记录下了这个激荡时代。“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是那个时代年轻人澎湃内心的淋漓展现。
. B1 a$ i- J; r) f7 U: m2 U* N& M5 b
5 z$ L+ ~9 C7 ]: D& n1 O 王蒙说,文学是一种挽留,是对人们酸甜苦辣的经历的挽留,是对青春岁月、一切美好的一种挽留。. m2 g1 a4 I( z4 G8 ]" |
" D" J V8 e0 i% b* ^2 X% K/ y, D s “真正的文学永生,‘瞎起哄’的文学三个月后就过时了。”王蒙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流传千古,一部《红楼梦》,写作者虽然早已作古,但里面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却永远年轻,永远在互相挑剔、打情骂俏。
1 Z' H$ k q( N6 l, q+ M9 n
! e, @ d. Z% }; o4 f) ? “生活中有多少热爱、就有多少冷淡,有多少浪漫、就有多少庸俗,有多少善良、就有多少恶毒。而在文学中,即使你泪如雨下,也会有种痛快的感觉。”王蒙说,自己的姨妈非常不幸,18岁结婚,19岁守寡,她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去看戏剧、电影,尤其是悲剧,每次都带好几块手帕,从头哭到尾,那是她唯一可以放肆哭泣的时刻,“文学让情感有所寄托,让人生不再空虚。”' H5 x9 z$ p! n9 W* R+ `/ h: d
" J% e0 n9 D8 t2 n0 k 文学是种陪伴:让人不再恐惧风暴
! P, t, z* Q) D& f9 ~+ ~$ h, D7 c9 j, @" N6 `) Z: P1 p1 O/ _
上世纪50年代的“反右”运动,让王蒙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窘。因为一本《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后,他被划为“右派”。王蒙说,在那段“接受考验的日子里”,给他最大鼓励和安慰的,就是文学。
" M0 y" T9 J2 k
& ?+ F: t5 @+ f) E* d
. x+ e' A6 T: p7 s* M! D( X4 {1 M 《双城记》、《悲惨世界》,让他看到了革命中失去理性的人们是如何的仇恨和嗜血,“虽然它们跟我的处境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却让我知道革命可以疯狂到什么样的地步,与之相比,我的那点儿遭遇又算得了什么呢!”
5 @0 G) A* R6 x, ~% _9 L, e
+ C" W- J f% k: H' }* D u/ p 对王蒙来说,文学是一种陪伴与洗礼,让他面对风暴不再恐惧,“文学是对发疯的最大抵抗,让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坚强地面对。”
' E/ M& ?+ A3 h4 Y8 G' r1 Q$ O& C) M4 c' `; x: W
如今,虽已年过80岁,但王蒙依然笔耕不辍。作家萧军在“文革”后曾说,写作跟娶媳妇一样,是年轻人的事儿。王蒙却说,他正在体会80岁以后写小说的乐趣。! J! t7 e3 a- @7 k
. Y j! ]' ~$ X8 y. a; T) J
王蒙在去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闷与狂》里写道:“你可晓得,明年我将衰老?”今年,耄耋老人王蒙的创作力却依然旺盛。他的短篇小说新作《仉仉》《我愿乘风登上蓝色的月亮》和中篇小说新作《奇葩奇葩处处哀》3篇新作同步在京沪三本文学刊物发表。' j' i" k0 b. d& Y0 E6 x3 {
d7 Q! t1 k7 |! J7 N! W “文学陪伴了我一生,到了耄耋之年,我还冒了这仨泡儿。”王蒙说,人生百年,两眼一闭,万物皆休,如果留下了文学,一切就不会随风飘逝。" ~8 K1 l0 T. }7 a4 N# a J q6 W
|
鲜花鸡蛋北上太子 在2015-6-4 19:0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齐山 在2015-6-4 17:56 送朵鲜花 并说:文学是人生的精神食粮!!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