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沙特阿卜杜拉国王去世,把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累得够呛。奥巴马不惜伤害印度人民的感情(为迎接奥巴马,泰姬陵所在古城阿格拉曾动员600名工人扫除,并在亚穆纳高速公路沿途部署“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取消泰姬陵古迹参观行程,携打造“沙美关系黄金时代”的重要干将詹姆斯·贝克和康得利扎·赖斯等人出访沙特,以期让两国感情“保鲜”。 * Q: v: w" o; N3 V# I( R/ Y6 f x% a1 O; M+ ~( s( Y2 P7 @1 s& B; j# V
克里姆林宫方面,普京先是对数月前自己怒斥“沙特与美国阴谋做空俄罗斯”的表态失忆,转而高调赞扬已故国王阿卜杜拉是“英明且始终如一的国家领导人和政治活动家”,随后又派出总理梅德韦杰夫、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等重量级人物前往吊唁,借机“献媚”沙特新国王。 & Q! X+ Q5 C# r" u3 k8 O3 `* ~1 G, d# l) f/ s
然而,沙特最近的一次油价调整似乎表明美国、俄罗斯分别“抱错了大腿”。2月5日,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商沙特阿美在致客户邮件中表明,3月交付美国客户的沙特轻油价格每桶涨价15美分,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上调对美国的官方石油售价。另一方面,将出口亚洲的原油价格每桶下调90美分,达到12年以来最低位。看来,沙特似乎是准备放弃美国市场,弱化沙美能源依存关系,而与俄罗斯石油供应商在竞争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上“缠斗到底”了。短期看,沙特与俄罗斯继续恶斗符合美国利益,但长远来说,沙特与中国加深联系,有助于中方维护海湾利益,推进一带一路等大战略,恐非美国所乐见。 $ T) t7 Q1 D- p7 [5 r 1 b* J5 F9 |" X) ~* a0 F1 B# L 而沙俄关系的悲观前景并不令人意外。尽管此前普京有意伸出橄榄枝,而27日沙特石油部长阿尔纳米会见俄罗斯、芬兰、挪威三国大使磋商油价,也被看作是“友好回应”,甚至有不少舆论称,沙特与俄罗斯拟进行“秘密交易”,以前者限产保价换取后者弃挺巴沙尔政权,但鉴于当前沙俄双方利益冲突,达成实质性共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b: ^% l" k* L4 S
; E- D O5 f6 ~+ w- |2 a
首先,如果沙特真以普京抛弃巴沙尔作为石油减产的交换条件,那么二者谈判失败是必然的。自70年代开始,苏联与后来的俄罗斯长期为叙利亚萨阿德家族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建立了俄罗斯在地中海一带唯一的海军基地。渗透伊朗与叙利亚既是俄罗斯与美国较量的有力筹码,也是俄罗斯干预中东地区事务、制造地区动荡从而抬高中东石油运输成本、增加本国石油出口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普京宁愿动用联邦储备基金与沙特竞价到底,也绝不会在叙利亚的问题上低头。3 z! T6 i5 S" @ }: G
/ L2 i9 g- M4 V8 G q* o 其次,在争夺亚洲石油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层面,沙俄也难以找到磋商平衡点。虽然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沙特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但由于掌握先进的水力压裂提炼页岩油气技术,美国完全具备能源自给的潜力。纵然当前国际油价走低遏制了美国页岩油气的开发,但美国的资源和技术犹在,一旦油价大涨,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又能重振雄风。所以对沙特而言,美国的石油市场注定难以持久。/ O2 K$ Y6 o% p: s* [
. y* R+ g! e% l 相比之下,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能源消耗远远超过能源生产能力,是更为牢靠的能源市场。去年11月,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指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原油消费国。这使中国变成了各大原油供应商眼馋的“肥肉”。日前,圣路易斯河流投资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比尔·欧格蓝迪对彭博社透露,“过去,美国曾是沙特最努力保护的市场,但现在不同了”,“(沙特人)把中国视为未来数十年市场增长的来源”。/ f* [6 H% G; {
( V8 F9 v& x& R) E
然而,据彭博社策略师朱利安·李,由于去年年底中国增加从俄罗斯、安哥拉的石油进口比重,致使沙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0月的44%降至12月的37%。所以,在市场争夺的意义上,沙特并没有赚到便宜。, P0 @1 J' R0 N5 \3 i
9 U2 K t+ c e9 o4 H8 T& D* W 于是,眼下沙特扭转局面的办法唯有继续压低亚洲原油价格,以“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拖垮俄罗斯。+ P! N }" z+ ~, N9 e6 b; Q
- s* Y4 j9 ]+ g$ O6 a/ K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提升,加之沙特放弃美国市场,是否会成就一个更加“任性”的沙特?沙美两国的外交关系又会否因此发生改变?" N' o! {+ r2 W$ 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