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山,时值仲夏,便于清凉寺随僧众结夏安居。当时僧众中有一位老比丘,举止疯疯颠颠,大众都瞧不起他,唯独辨聪对他承事恭敬。
9 Q9 g4 Q$ n) R. F6 M
6 _/ l6 K P. D2 k 结夏安居圆满后,辨聪即将继续云游。当他向老比丘辞别时,老比丘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嘱咐他说:“到开封城北,找到叫薄荷的,把信投给他!”
$ |& v9 z1 ]9 {
% p2 M: y2 l+ I* @' F 辨聪拜别五台山,走了一段路才发现老比丘没交代地址,心里嘀咕:“地址不详,从何找起?信里头不知写了什么要紧的事?”又不好绕回五台山,就拆开信来看,信上写着:“你在世间游化日久,那些众生容易调伏吗?若已调伏,度生的事就完成了,可速返回,待太久,恐被强缘打失,流入世间的业报,至祷,至祷!”辨聪看完大惊,赶忙把信再封起来。
3 o2 a$ e \! ~. |5 D' }+ {2 s& \# k' l0 z' N' z
有一天,辨聪经过开封广济河畔,远远听到有一群小孩在呼唤:“薄荷!薄荷!”辨聪过去问:“谁是薄荷?他人在哪里?”小孩指着一间赵姓人家的猪栏,说:“猪栏内脖子上带个铜铃,金色鬃毛的大猪,就叫薄荷。”
; F K$ s+ h' l5 S: a; [4 [ @$ x# {5 T* ]2 j# T4 S3 F
辨聪前去赵姓养猪人家,便问主人:“这条猪为什么叫薄荷?”5 R$ M- i, T' x! R9 @2 ?3 i8 c+ x
& x6 l, H: ^; h* D6 J g/ Z; @5 @ 主人说:“这条猪很特别,很爱干净,只吃薄荷,所以村里的小孩都叫他薄荷。平常有屠户来捉猪时,其它的猪只都怕得四处奔跑逃逸,如果猪只牵到薄荷的身边,都会安静下来,也不乱跑哀嚎,任由屠户宰杀。因此以后屠户都会牵薄荷到等着宰杀猪只的身边,绕上一圈,省了以往宰杀猪只时的惨烈的挣扎与哀嚎。所以一家人很爱惜他,多年来都舍不得杀。”
, }% D" b" ?: b, ?
3 U! a! r2 ?/ z9 j: e# z. h/ l' b" p 辨聪听完之后,就叫了一声:“薄荷!有信给你!”大猪闻声前脚跃起来站着,辨聪将信投过去,猪一口吞下,保持像人站的姿势,随即就迁化往生了。
! b, y: }" v6 Z& e3 [: P- M {- w# x a8 ?+ }: y+ m! y
这个故事出自印光大师修订的《清凉山志》,薄荷猪原来是为了度化众生,乘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的“潜伏”菩萨。菩萨们“应以猪身得度者,即现猪身而为说法”,以启发众生心中的如意宝珠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