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34|回复: 30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复制链接]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蓝海 于 2014-1-25 15:30 编辑 ' q7 `' V: T) F+ b# \- j
% ^* i4 ?; T6 U* E( Z7 d
ZT 情商情商,顾名思义,与情绪有关。
8 A5 R7 z6 C3 r2 a. m/ b* H7 p5 e6 \  O" e* z8 @0 D4 V# h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智商高,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情商高,能够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可以在人群里脱颖而出。如果我们引导得当的话,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2 Y" }- D+ C6 v! R. `: b
  S( l- |$ f+ ^$ d/ q% x5 P1 ^! @
在我们想引导孩子之前,大家先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 s. r0 y) c! A
Angry Baby.jpg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愤怒的宝宝给你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好有趣啊,很好玩。; {( \  Y" j5 H
4 }4 H" f6 u; z1 X$ b( w: O$ c
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面对自己孩子发泄负面情绪时,可能很少有父母会每次都笑着说:好好玩啊。
% c- C& m& P" b# O
3 I, r# ^" L! K9 x# @' t2 ~  z在《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一书里,John Gottman 一开始就请父母做了一套测试题,先测试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如何反应的。我六年前做过一次,六年后的今天又做了一次,发现进步还是不少的。他的测试题主要是针对孩子的三种负面情绪:愤怒,伤心和恐惧,他把父母对孩子这些情绪的反应定义为“meta-emotion”。+ E$ l5 U2 e$ u

6 _9 C9 V5 r/ d! b, F6 P这套测试题是根据试验拟出来的。他的实验室设置成家的样子,父母和孩子可以在里面活动,交流,观察者除了观察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以外,还测试他们的血压,心跳,手心出汗程度,以及检验尿液测试负面情绪产生的压力指数。经过多年追踪这些参与者,他用数据证明被父母做正确情绪引导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好,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学业和事业都比较顺利,父母和孩子关系也很好。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把父母分为四种类型。  x* M# p% J2 F# h

  x# e3 b( m8 v1 x+ M第一种:Emotion Dismissing Parent- s5 `7 z9 J5 v$ }  Q

% L5 L! `+ |3 X8 P) ]: Y父母认为孩子就不该有负面情绪,有话好好说,生气伤心都没有道理,哭是不好的。  D, ^# `4 p3 U. R% L  [

1 u( G$ V: {  @& ~比如孩子哭了,父母找不到孩子哭的原因,就会说:让他哭去,哭够就好了。甚至有时候父母还会逗孩子说:你哭的样子好可爱啊,真好玩啊,想用逗笑的方式把孩子的眼泪止住。
% k  S3 M8 q. p" F8 m8 r4 l# C
那么如果孩子生气了呢?' m0 j5 v( @, C7 P1 |0 \

7 ^+ v0 G9 {9 [; T. F8 G5 m$ S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生气会觉得非常受不了,不愿意搭理孩子。
7 U4 ~$ }% A7 K! t# n. A# a; ?$ u* e' W6 s# t
那么如果孩子害怕一些东西呢,父母会担心孩子胆小,懦弱,进而忧虑孩子将来会不会变成胆小鬼。: f( k7 e, f, B/ O* k: Y9 Q

7 a7 O0 B0 W& V* Q2 X伤心,愤怒和恐惧的情绪在这种父母的眼睛里是不可接受的,是弱者的反应。比如会用“矫情”来形容正在哭的孩子,或者认为孩子就是用哭故意达到某种目的。6 p' m; O  l/ G
( G7 I; d$ e& r
基本上来说,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些情绪,认为这些情绪都是错的,不该发生的。
2 _: Z' V2 |. d2 u# @( ?& l& [
第二种:Emotion Disapproving Parent
: m8 Q9 S! I5 q, {: b& H; v
! x4 u3 b; ~6 Z% C* I' i, I这种模式对负面情绪的基本认知与上面的一样,同时会做更多的强制举动制止这种情绪的流露。
: R7 M6 Y, P5 z" E0 f( q6 d8 Z- D* F& x. i6 U- J7 k# d( H
最常见的例子比如孩子哭了,父母一巴掌举起来,对他说:“你再哭,你再哭我就揍你!你给我憋回去,不许哭!”6 R- Z( [4 M6 E' U) e5 A: H: E

# T9 `6 z4 R9 `6 I认为孩子就是用哭和闹来控制父母,会对孩子所表露出来的负面情绪会坚决予以打击,毫不留情地给压下去。
* n& g! ^0 l, A2 o9 U
/ `/ j  }" ~- r, U5 j" f. N第三种:Laissez-Faire  Parent( A6 u) p6 {' W+ ~  I3 A

1 B: s! g9 A3 Q! k4 k六年前我做这套题时,知道自己是这种类型的父母。
; ]8 v6 u# r+ k% x0 f5 S- O; i" x, a3 P9 U9 M; g0 Q. f3 m7 [1 v
这种父母比较能够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哭,生气,害怕都是孩子的本能反应。
4 J) d0 I- J6 ^! [  |/ [0 ]& D( Z2 T5 l+ g9 ?7 J
同时呢,面对孩子的情绪比较束手无策,显得很无助。孩子哭了,父母也跟着哭,孩子生气了,父母也跟着不知道如何应付。并且孩子的负面情绪会传染给父母,让父母也变成了孩子,没有办法执行父母的责任。. r0 l, S  \: ]4 U6 x% z: N

6 y" p2 ]$ }/ J! r5 q" ^第四种:Emotion Coaching Parent% B9 D8 j, n, Y& m5 M5 T

* C* A2 B0 n2 y& z1 Q& A+ i这种父母能够理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认为孩子是用情绪来表达他对外界的感受。. `; E* ^# r+ b% w( }1 W+ y$ d. O
! B# j. n" {! Q1 s, e
在孩子发泄负面情绪时,他会帮助孩子疏导他的情绪,同时会限制孩子因为情绪发泄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2 }) a' e  T6 V* f8 ~

' K6 n; A' }- \* I3 M+ I- d$ n这种父母认为孩子在表现负面情绪时,恰恰是增进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也是教导孩子的最佳机会,可以进一步更多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改善自己,因着这种疏导与帮助,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会自己帮助自己稳定情绪,面对问题找到建设性的办法。1 S: Q# A. j: \7 W* u- V/ k
. f3 X, m/ z5 |
很明显,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孩子的最大帮助。' M% X5 Y% N( {# Y* a

: W1 @0 t9 h0 y0 V8 R* _1 j问题是,为什么非得理解孩子的情绪呢?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先看看这张小照片,这是孩子生气时大脑的形象图。3 Y; ]1 Y' N) @) D0 U6 f; r

. f; @) v3 h! W0 V2 i: m4 m
Angry Baby.jpg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生气的孩子的脑子是乱的,她脑子里的连线乱七八糟,情绪完全主宰了她,这时候,你跟她讲任何的道理都没有用。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理性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好,他对外界的反应基本都靠本能的情绪反应。比如小时候饿了哭,尿了哭,天黑怕了也哭,哭是她唯一可以告诉父母她不舒服的方式。% K) [2 Z$ ~8 G' k1 M6 w
& c2 m$ N2 Q/ x" {# Y
等孩子大一点了,她的系统也发育不全,虽然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但她的大脑连线没有完成,她没有办法很冷静地告诉你:"妈妈,你给弟弟太多关注了,我觉得自己被忽略,我很孤单,很害怕你不再爱我。”她只能用其他的办法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好的没有,坏的也行,只要父母的眼睛在她身上,她的心里才会安定一下。4 m4 g8 D3 D2 K% P7 l! f1 A, B) W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这张照片,是孩子生气时他外部表现的形象图。) ], |( _' \  S, V8 U
Angry Baby.jpg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团火的破坏力是很大的,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用棍子可以把火打没有,但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如果用情绪引导的方式,就好比给他浇一盆水,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破坏性了。* \* v9 ~! q& B. N& z+ c

$ r* }; }1 o8 D3 y, n3 G6 t如果更进一步探索孩子的内心,在他们表现最不可爱的时候,父母恨不得不要她的时候,却是她最需要父母的时候。
% p0 c& ~1 A: B, b9 I9 F- ]7 E; j- ^4 k
本篇的重点在于让父母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父母。如果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 E4 P  i+ S, ^( V3 S但愿我们所有的父母都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好的帮助。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疏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x1 x+ Z* w3 E) w! X
) i- e8 x) d+ w# A* [* _* a$ i, p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得先解决情绪。
2 I  I/ h" ^, O0 |
' J6 K8 F& e  {+ ]" [# c你让一个被骂得狗血喷头已经怒火中烧的成年人微笑着说:“谢谢你骂我,我一定改正”会不会很难?除非对方是他老板,或者是他的得罪不起的人,大多数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肯定是要骂回去的。也就是说,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情绪波动很大的话,不大可能表现出很有修养的样子,很容易得罪人。9 `; {% E+ w8 }
1 O% V# E3 Y. B) z6 \) X5 t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孩子先学习平息情绪,而是试图只通过讲道理来教他解决问题是非常艰苦并且效果甚微的。
. g# s. y9 i2 ^' B, U9 a" A
# _3 x! n6 z$ _9 s5 i8 L) d$ k如何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呢?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 Gottman提出了五个步骤。7 s7 v/ a7 C# E) a, n. @+ a
0 ~5 n' @$ z8 a; v
第一步:Be Aware of Emotions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1 {4 z& v- Z" E. W% O3 D
( D9 E# N6 e+ e$ e+ V1 w, V这是最难的一步,尤其对于爸爸来说更加艰难。为什么呢?我们自小的教育就是不接纳负面情绪的。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属于emotion disapproving parent 或者emotion dismissing parent。父母整日奔波,哪有时间坐下来问问你为什么伤心为什么难过,你老老实实好好读书好好帮着做家事才要紧。
( ~& I1 l& r6 n/ K8 Z
; D( |+ e+ j% g! m& G! m. d: f所以我们没有样本,没有榜样可以学;不但没有榜样,还会受父母影响拒绝接受自己和孩子的负面情绪。
7 S0 r6 G1 X8 \8 ~- |9 d& f8 C0 q5 h0 e0 l
这个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如果不接受这个观念,那么下一步基本上没法走。" F: Q0 N. y7 x. a' e  x6 Q
情绪是一个人情感世界的DNA。一般来说,包括我们成年人,都是关系近了一起经历过很多风浪彼此非常信任了才有可能一起骂别人,表达发泄对别人的不满,而对不太熟悉的人是不会轻易这么做的。甚至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即使只是自己一个人,都不会去理会自己有什么情绪和什么不满。  $ n: e9 R3 P* }' V% G. v
. L: C6 I) U' E5 T7 q
其实真的不必视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
) I" r" j7 H! r8 n% e' ~! a, u
7 v) D4 D9 M5 N) Q* i如果父母开始接受负面情绪可以存在,在孩子有愤怒,伤心或者害怕情绪的时候不去指责和批评,那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 ?& p, z- I% ]! K1 D# \6 L* R7 N+ a$ U# f; A+ X6 S  W+ n0 |1 M+ T
孩子的情绪是emotion,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反应叫meta-emotion,这两者都需要关注。. m( n4 S2 [' E$ [

' ^2 E- k- K5 |* J+ ^8 D. f  t父母有情绪反应很正常的,先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学习接受孩子的情绪。, ^4 u4 P1 t2 A0 x) j. N0 R8 A
: `" k% J/ ?( z; a6 j
第二步:Connect with Your Child跟孩子关系密切
2 n$ ?4 |. q3 e1 y
. Z3 w6 b' H' z* X  b在接受的负面情绪的基础上,父母要学会慢慢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观察孩子伤心时,生气时,激动时都是什么肢体语言,什么表情。有的孩子比较外向,一生气直接就摔东西了,父母不用眼睛看听都听得到;而有的孩子非常内向,伤心了会默默地走开,一个人找地方舔伤口去了。
. t+ h; e2 G1 N$ c8 w" e2 [+ c- T: t* g( H7 p9 C+ v
前者容易引起父母注意,父母面对的陷阱就是太过于忙着纠正他的行为。但就算有陷阱,也是父母跟孩子的一种互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即使被父母打过,也因为父母跟他互动的亲密而原谅父母,照样长成一个健康活泼的人。" Z/ k. d% ~0 @. s% U0 g& [

, ^9 Z3 F) e" P3 T后者呢,比较容易被父母忽略,孩子慢慢久了就会跟父母在心里筑一道墙,这道墙在婴幼儿阶段不明显,到了青少年阶段以后就会显露出来,比如跟父母疏远,没有办法把心里话告诉父母,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因为觉得背后没有支持。9 l; C+ F8 |* a4 Q+ `- i

8 p* Z& S' c& d1 r4 g所以,不管孩子内向还是外向,关系亲密是关键。亲密是靠多观察,多了解,多互动来实现的。
- V1 K1 W$ g4 n/ } / E+ z- n: ]$ c0 Z, D4 F) t' i% _9 Z

9 L, l. I. y" }* X( ]& G9 T第三步:Listen to Your Child倾听你的孩子; P8 C$ p" t' j* }* B

* l# v4 Z: z5 `; `9 H6 g0 m# T- [, ?* Q
倾听是情绪疏导非常关键的一步。父母如果太容易自己先下结论,把孩子的情绪贴了标签那么就不会费心听孩子说。心里想的是:切,什么呀,你就是想吃糖,所以拿想外公做借口。
6 H8 y) @3 Z  Z. Q/ d' v5 F: e! O, r
其实可能孩子真的是想外公了,因为外公给他糖吃。如果这时候父母听了孩子的话,并且认同他的感觉说:“你想外公了,因为他给你糖吃对不对?”孩子会点头,然后接着说:“外公很爱你,外公还带你去打过秋千呢是不是?”孩子因为父母认可了他想外公的这种感受,脑子里面的乱七八糟的连线一下子就会理顺很多。
4 |( C" A$ N% k) ~% I5 p; M3 C4 w+ T( U* L3 J/ J& ^3 R
这种倾听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知道父母认真倾听,好好了解他了,那么他自己会以父母为榜样,不知不觉之中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了。% S8 X8 n1 G9 F3 i% C4 T- F! j

6 T/ k; \# v  D0 q% E
( {/ M$ J; L+ |4 E7 G0 W+ ?1 Z: E第四步:Name Emotions 标明情绪(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步骤). U2 S0 j- |/ B2 X) b

6 ^5 s! i& Q( c; ^" J6 ^4 v1 K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4 W# F  N! [% v5 _
  r5 a$ b7 [$ ^- e8 k
比如说,孩子在班上被老师批评说:“臭美,一天到晚就会打扮自己,学习不好,还笨,将来肯定没出息!”回到家里孩子跟父母诉苦,哭了。$ c' P8 V$ w3 o, |2 ?$ N4 S6 q; h

, {) p% s5 e2 m& W+ m% `# G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形肯定是生气,大骂老师尖酸刻薄,为人师表居然做这个样子,恨不得立刻到学校找老师算账去。; d# _7 E$ C# E; h/ E
6 x$ Y7 U/ f6 ~% o) s' n$ {
父母在盛怒之下千万不要忘记最终要的关键不是指责老师如何不好(被自己情绪所牵引),而是首先想到该如何安慰和帮助孩子(先帮助孩子处理她的情绪)。4 V9 G$ v3 g; W* S$ P6 c5 f

( f  J" \$ r0 v3 ?情绪疏导课堂教的办法是,可以跟孩子说:“老师这么说你,你肯定觉得尴尬和难过,觉得自己当众被羞辱。(You feel humiliated, embarrassed and hurt)”当父母用词汇来描绘孩子的情绪时,孩子首先会恢复理解力,试图把父母说的词跟自己的情绪联系起来,看看说的对不对?这个努力思考的过程,就是情绪的脑部分和理性的脑部分之间连线的过程,这种思考会让孩子脑子里面被烧得很红的那部分冷静下来,情绪的脑好像找到了发泄口,会顺着父母的标明和疏导回到理智层面。
1 `* }" Q) E. u$ [7 `7 a0 q3 u" \8 p# R6 x# A1 R
从情绪恢复到理智如果可以很快完成过渡,那么就会很快找到合适方式与人沟通,也因为情绪被平息大脑功能恢复,洞察力就会增强,那么何愁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7 A' w, Z0 t" \4 @/ R: k/ M* F) ]2 a8 {
第五步:Find Solutions 找到结论  " o* y3 k/ k& d2 E
. K3 z9 s3 s8 `* w0 S- \. I: A* E8 D
标明情绪是为了帮助孩子情绪的脑先冷静下来,一旦冷静下来之后,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U  A" R+ a# I  y

# y) j+ @" M' U; u比如有的孩子一生气就喜欢拳打脚踢,破坏玩具。那个时候他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基本上任何话都听不进去。那么这时候步骤四和五要怎么结合起来呢?父母这时候如果可以按耐住自己的情绪说:“嗯,我看的出你是非常生气(furious and mad),我现在给你一支笔,你能不能画出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呢?”
) K! M5 L* u) k) S" s( K5 c/ v
% o. o+ K% I; Y3 E" E/ K0 t3 {孩子拿起笔来,哗啦哗啦使劲哗啦,然后说:“我这么地生气!?”& W( g* o: D5 x; E1 ]$ z' A

; n- c# }/ C$ |8 t* x- ?9 j, }# ~3 n然后父母再多提供几张纸,让孩子多画画。然后等孩子平息之后跟他说:“我们下次再生气用画画出来好不好?”
6 u. E- u4 t, A( Q6 [  g9 d
6 M7 B( u. |; d, D3 U或者有时候父母如果预测到去做某件事孩子肯定会闹情绪,事先跟孩子商量一个办法,说:“下次带你去买菜如果你难过了,我就把你抱下来让你一个人静一会儿行不行?”或者跟孩子一起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出有创意的办法来。这个时候因为孩子情绪还没有发作,比较能够跟父母合作事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解决能力的好时机。) ]3 P( _5 ~8 ?7 R; @. q

% u- H  v7 Z7 U- v5 l3 Y. K7 M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先接纳孩子情绪,多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倾听孩子,帮助孩子标明情绪,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爸爸骑自行车带着儿子,父子俩聊天。
; G) g+ n  C; c8 ]% q9 E0 |儿子一岁多不到两岁,已经可以讲很多话了。/ {3 P3 E0 D; i7 M& |
他说:“爸爸,我想吃冰糕。”7 P5 [' z3 h2 m! }" p1 Q* ]* E
爸爸说:“今天天冷,不能吃冰糕。”* W! o/ o5 }0 ?5 x8 ]
儿子很安静地不说话了。
* P  ?: n( M7 _' \" M' i9 l0 [! V
4 ?0 o, W7 T9 Q又有一天,儿子还是坐在爸爸自行车上,问爸爸:“爸爸,今天天冷吗?”
# A2 ?4 [4 z# B& o" `7 W* ]( E( w6 @爸爸说:“今天天气不冷。”
# U- C! R# i+ n4 k! X儿子接着问:“那我今天可以吃冰糕了吧?”1 M" M* ]6 V# o# Q' B
爸爸想了一想,既然他说过天冷才不能吃冰糕,那现在天不冷了,就得给他吃吧,不能说话不算数,于是儿子吃到了冰糕。
2 p1 A% H- A/ y+ D/ g7 q0 E
: L8 p; f5 J1 g6 D- C$ _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情商很高?7 I  U/ G& l! ^
他先问爸爸天气冷不冷,而不是直接要求吃冰糕。$ F' }* ?! n# f' D" l# T
这孩子,安静,有耐心,可以用很理智的办法跟爸爸提出要求。
+ }( c" P+ d% F0 ~' k而这种高情商的前提条件是:他情绪稳定。
2 M1 K) e; l9 I; T不哭,不闹,先问问题,脑子会思考。爸爸也是合情合理,说话算数,这俩父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顺畅的。) |; l: q& |9 N% i: ^
$ j' |' [/ C6 j, h! P' A9 Y
这个爸爸是位退伍军人,闲赋在家等待就业中全职带这个孩子。
0 o) t9 L# U4 }- R孩子小时候哭了,他看看尿了没有?饿了没有?如果都没有,抱起来哄哄,放下去孩子还哭的话,他就不想抱了,拿出录音机把耳机放到儿子耳朵上,给儿子听音乐,儿子一听音乐立刻高兴了。
5 @  N8 L9 a7 I) M7 t1 Y6 G! F4 D! m- ]' D6 k8 j" v$ T: z  h0 l# ?
爸爸带孩子的方式跟妈妈是很不同的。
0 L# @& T+ {, ]+ T2 a他跟儿子讲话,给儿子讲故事,从来不说“水水”,“饭饭”等婴儿词汇,用的都是大人讲话的方式跟儿子谈话,即使儿子不会说话,他也跟他讲话。
) P. @% S0 O- V
8 g' S6 q) v) Z- X& ]等到儿子会说话以后,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跟他说的第一个词是:“雾音机。”爸爸纠正他说:“录音机”,他立刻就学会了。会说话以后,这孩子讲话从来都是完整的句子,表达能力相当强* K  Z7 y5 F+ G# g

/ d9 }! T# ]# I4 e再长大一点,这个孩子多了个毛病,不爱吃饭。要妈妈和外婆跟在后面喂,一顿饭吃上一个多小时是常事。
. w# m0 x# x9 Z8 m, [& n有一次爸爸留守带他,对他说:“给你十五分钟时间吃饭,时间超过就没有的吃了。”
* B, G* d: s3 w+ U儿子不理,照玩不误,爸爸按他说的到时间把饭给端走了。7 ]" M) B: F( @9 S! z$ }0 ^! N7 {
第二天儿子还是不怎么吃,这是个仙男,原本就是个不爱吃的主儿,没吃几口时间一到爸爸又把饭端走直接送他去幼儿园了。7 J) o9 Z+ u3 i/ }- i
这回儿子在幼儿园饿坏了。" J9 ]+ E' C8 s
第三天,儿子一看饭来了,生怕爸爸端走,赶紧吃,十五分钟之内把饭吃好,饭量大增。
. C. B; j1 e; g' @7 f; K; v: @' X5 T在那以后,仙男吃饭再也没有问题了。
1 i% I, P% U+ d$ g7 j  Q7 ~: `/ Q% e; N
妈妈回来之后呢,又恢复了跟着喂的习惯了,仙男一夜退回解放前,胃口一直就没打开过。) ~  F* K7 q! I6 y
这孩子在婴儿期就开始跟爸爸相处亲密。孩子长大以后,情绪稳定,为人彬彬有礼,待人温和,跟父亲关系融洽,父子常常有说不完的话。
) U) O5 i) Q. p, ^4 ^  [
  w( O# h* O% o' [% K- [! t另外一个是美国爸爸,他两个儿子,他对老大比较严格,因为期望值比较高。而他对老二相对亲切很多。: f/ c; l  q8 W' V: T% U. y0 k
大儿子长到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老爸问他:“儿子你知道我爱你吗?”/ L  s; Y3 }* [3 P5 C" A
儿子犹豫了一下说:“我想应该是的。”
& j; [" V. P; C; m爸爸说:“为什么应该是的呢?”% k0 t! {8 ?; ]8 ?0 ^& x- ]" d
儿子说:“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我知道你想培养我的独立,可是,很多时候我不确定你到底爱不爱我。”
+ e- d; ^5 P& D: J/ C+ n  ^爸爸听了以后,非常难过。) x3 I  P6 b, C, n0 F; ^+ W
% ^; ^# C( g. j4 K" G5 q3 r
有一天,儿子打电话告诉他说他车子坏了。
/ {7 L! Y8 Q9 A, G* P# B% d0 S; w爸爸立刻开车过去,陪着他,没有替他换车轮胎,只是在旁指导。
+ L0 ^5 O- q2 y; ^( P" |7 I' O* B换完车胎以后,儿子过来拥抱他,说:“爸爸,谢谢你在这里陪着我。”+ V2 N! p6 C8 ^/ a8 \5 m
爸爸说:“儿子,我其实很爱你。”3 l; e: F$ q$ x; I) D9 @+ [! u8 @
2 h5 |) I( w) T
天下的爸爸,哪有不爱孩子的道理?5 k0 ]& s- v6 J6 a
而现代家庭中,比较缺乏的是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尤其婴儿时期父亲的介入。尤其现在离婚率升高,很多孩子都跟母亲,父亲的角色就更加缺失。
! Y% C) `, ]# O- S* p4 n5 X其实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相当大。
2 w( K; ]8 v* {% C" ~4 s
6 r$ V0 O7 S% _, x# _1 p0 M+ m2 s5 w6 L孩子跟父亲情绪和情感上的沟通很大一部分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容易变成情绪稳定的人。: X. W( d" @/ ?- w% g0 ]  [8 v
很多父亲以为,流露情感是可耻的,跟孩子(主要是儿子)关系过于亲密会使得孩子变得依赖性强,没有办法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甚至于这个父亲的父亲也是跟孩子保持这种沟通模式的,历代如此,男儿有泪不轻弹,打破牙齿和血吞,男人本来就不可以有情绪。而女人看到男人流露出了感情,也会说,哎呀,这娘不娘啊?是男人吗?
9 L- V. @* c4 \3 b
0 w- Y2 e: I' g2 f" O7 H2 n双重的压力使得男人的情绪流露显得得非常不正常。7 i) G0 S& M% E# f( y
那么情绪到底可不可以有?
! B$ X2 t# X  P. o, r) B9 p
& {# [( p$ k1 c) }" j$ [越战之后,很多退伍老兵得了一种病叫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主要是战争引起的情绪的脑受损,不能承受任何的情绪大起大落,受一点点刺激就不行,与家人没有办法再保持亲密关系。原因是因为在战场上,他很多的战友死去,他来不及处理那些伤痛恐惧的情绪,必须立刻端起枪射回去,而一旦恢复和平年代,情绪的脑开始反噬,这个人的病才开始发作。9 l" R4 y/ o6 `& M" r
( T0 ?8 y* k; N- U7 D" ?
控制情绪的脑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它不因为你否定它就消失。而人和人之间的很多的矛盾冲突以及亲密跟情绪都是紧密相关的。你生他的气,他跟你冷漠,这些方面的摩擦如果不及时疏解和释放会造成很大的问题。8 }8 `5 Z6 m9 y9 K& _. {

6 l. I3 K& p4 ?0 u& M- w* M& z: r所以说,情绪是需要疏导的,而不是强迫它消失,它是不会消失的。* ^/ N+ v- e: ^3 u  `& \1 r; o

, {& a/ P3 S; P/ i/ M/ I7 S而父亲在亲子关系里,如果能够跟孩子有很强的情感纽带,孩子了解父亲的感情,父亲了解孩子的情绪,这种亲密会帮助孩子心理更加强大,因为父亲相对来说情绪比较稳定,这种稳定会帮助孩子情绪的脑顺利连线。如果引导得当的话。

鲜花鸡蛋

爱城柳州妹  在2014-1-28 11:5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JoyceAccSG  在2014-1-26 22:0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1-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5 15:14 - y8 q$ k! e  C+ X' |
爸爸骑自行车带着儿子,父子俩聊天。
# _7 s  R* U% L% x6 j儿子一岁多不到两岁,已经可以讲很多话了。
0 I4 L5 f6 t' p) J1 J他说:“爸爸,我想吃冰 ...

  I$ {/ a  A& a. G% Y, L8 \) k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Thanks!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4-1-2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学习了!谢谢!
鲜花(2212) 鸡蛋(4)
发表于 2014-1-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不错的文章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4-1-3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为怎么跟孩子沟通犯愁!就有了你的文章,谢谢!
鲜花(156) 鸡蛋(2)
发表于 2014-1-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4-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48) 鸡蛋(0)
发表于 2014-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顶!大部分中国人当了父母也不成熟,和孩子差不多,很难照顾孩子的情绪。所有父母都应该看看这个文章!
鲜花(372) 鸡蛋(90)
发表于 2014-2-5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scuba1995 发表于 2014-2-4 22:50 , G7 K% l1 t0 m$ \
强顶!大部分中国人当了父母也不成熟,和孩子差不多,很难照顾孩子的情绪。所有父母都应该看看这个文章!{: ...

( V' B, E, F7 H. j我和孩子是朋友,也是她的引路人。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4-2-12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非常有价值的文章,谢谢楼主.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4-4-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6 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谢谢分享。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4-4-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写的不错学习学习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4-4-1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好文章,值得学习和教育!了解如何与孩子们沟通感情,谢谢楼主的文采!
鲜花(2034) 鸡蛋(1)
发表于 2014-8-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4-9-1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值得每个人,特别是中国父母学习.因为我们有天生的不足(按照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去教育子女教育. 我和家人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缺乏情商教育,造成我们自身的很多情感上的问题.) 父母的成长才会教育好子女. 另推荐尹建莉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u/1412922410
鲜花(646) 鸡蛋(0)
发表于 2014-9-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引导得当的话,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9 \: w2 t) y8 j0 e, L
7 x  f6 K* t0 g( L5 B; E: I
值得每个人,特别是中国父母学习.

' b; ?4 j: C* k! }; x' r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15-2-2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6) 鸡蛋(1)
发表于 2015-3-14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3-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值得父母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2 16:48 , Processed in 0.238884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