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92)  鸡蛋( 0)
|
“Tuhao土豪”有望携手“Dama大妈”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这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汉语借词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b! U3 I, g* C& g& J& @ K4 c& e# {$ i: H5 \1 `3 F
种类繁多的汉语借词“ganbu(干部)、guanxi(关系)等词多年以前就正式进入了《牛津英语词典》;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已进入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cheng-guan(城管)、dia(嗲) 等词也在英语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冉启斌副教授介绍说。( m- I6 h6 Q1 f' Z4 n. L
) g" d$ \( A$ b' u! Y
实际上,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不断涌现。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经》)、feng shui(风水)、Mandarin(官话)……这些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文体娱乐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政治经济方面:“lianghui(两会)”一词,是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早带头使用,渐渐地,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我国的货币单位jiao(角)和yuan(元)也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有趣的是, yuan这个词在英语中又经历了词义范围扩大的过/ c2 J* o) w* a$ |) G, o
程,现在,yuan还可以用来泛指钱(money)。 W. O, u! P2 s) d# {
' T7 Y9 O" Z: v+ l
汉语词语的“英化”过程
. y- r$ S4 t1 F3 B8 O+ O
. X5 i' Q( O- Y" c- d+ o% W其实,汉语词语进入英语词汇系统,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英化”改造。改造方式有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例如,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tēs”(航行者)组成英语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来指中国航天员,现已收录牛津词典中。而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英美国家里不少人打招呼的常用语。
, T5 H. U. F! M. j! _( l, ?2 x, S- Q' d' z- [$ a
同时,汉语词汇进入权威英语词典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所有词语被收录于词典之中时,都要考虑它的通用程度和使用频率。”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外来词加入词典的时候,通常要考虑多种因素。“形象化地说,就是要看母语为英语的人能否十分自然地去使用这些词汇,‘外来语’的感觉是否在逐渐弱化。如果一个词被媒体广泛使用,而不仅仅是出现在某篇报道之中,我们肯定会考虑收录它。另外,将汉语词汇纳入英语词典时,还需要考虑这些词语的直观程度,像‘guanxi(关系)’、‘hukou(户口)’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看来就挺直观的。”/ H# R( {8 Z9 l) k- c1 E# l3 L
8 p1 q# t7 f2 U; |5 L( C9 H% z
如今,越来越多的汉语流行词汇有望被收录在英语词典之中。像maotai(茅台)、Peking opera(京剧)……这些词语在母语为汉语的群体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出口”后,在英语中也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 A# v+ ~% y( r汉语成英语新词最大来源7 K% R9 N$ \! o+ J1 V
, f# _$ J7 p5 b+ T; a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 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
4 b$ [8 t1 ^- ^' t. L8 m( E' k) w* `: z- n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姚双云教授认为,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英语开放度高,包容性强,借词庞杂;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必然推动各种语言间的词语借用;第三,汉语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英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归根到底,汉语词汇的大量“出口”,其深层原因是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和关注度的提高。* j8 c3 @1 `7 c6 D5 d
! t& J7 p5 r' o' J$ ]. F0 ?
中山大学周海中教授认为,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是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华民族与英语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必然会越来越多。
$ r) C3 l& [! ]: m- V! ], O: J% Y
0 _2 }& t$ v3 L/ @" E# ~目前,国内的汉语言学界对于来自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借词研究颇多,而对于汉语词汇的输出现象研究较少。近年来,国人中文母语意识的提升,席卷全球的“汉语热”,网络上来自中国的各种新闻热点,都在提醒着我们,应该开始更多地关注和探讨汉语词汇输出这个文化现象了。
! l- i g: u4 ^& b, I' U已录入英语词典的部分汉语借词
9 Y7 e: S) I! y. ~7 s: [# J7 B* l0 }9 J
Guanxi关系$ B1 w% b( z0 L. n5 x
, P, n1 Z6 M- U( I x4 l& @8 X
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
$ x* T8 k6 E( v& q% O& D) Z5 Z. a7 {! c/ Y: Q. a/ d
Goji枸杞
4 x1 k3 {! P- E: M2 c& f) K& g. i
jiaozi饺子* F. c+ t4 }* A. y
' g3 a4 M& L9 H% ?5 {% XShaolin 少林寺! A2 K. v8 K. q
* U2 @" K- K0 R2 E# zQigong气功, W) D" ~" V& d( Q+ o4 F
- F l, U- T# p- P( p
wushu 武术
: W6 V2 ?' B6 K4 W- _3 g* ^
* I! R0 T& \' vpotsticker锅贴,煎饺
, Y& ^/ N) |2 q5 g1 a" v2 O) |8 ]
9 A) Z6 V+ j0 N3 w" f; zWing Chun 咏春拳5 U; U% X9 f1 {/ [
0 a! G T3 o$ a/ P! X8 ^% Skung fu/ kong fu功夫
" |- L7 |. B& @7 M6 e6 |/ V- h4 R1 J f! W5 r
Shanghainese上海(人)的: i& H4 B% W( V* L0 M3 Z
! J( L8 J( X; E: w; y' |Pinyin拼音, v& C, X {& g. O. a4 I
4 ]+ Y& H' m8 ~8 MMaotai茅台
4 B! z! v' z) r# s( h! B9 s, I" M/ M R, w
Renminbi人民币
0 u" d, p) q' s% Q& e0 [% `) I1 M# ~' H; U* S: W8 W- S) q
Heongsam旗袍9 {4 t4 m8 Q: O2 ]
! v. n) d0 E9 w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1 ^% S: C3 l* G7 G: X
! t2 K0 G8 z, M. _yuan hsiao元宵
+ c9 f& U4 I8 B+ U8 z* x- h' l& G5 t. C; w2 l' z
pekin duck北京烤鸭
8 e5 p) {# O. t. N/ W9 q8 q6 k+ Y/ s0 Z. U+ v w2 O4 D$ t/ k
yangko秧歌
3 d/ ~% @! [- [, V1 w3 P5 {7 z: V% ?6 r G t% W
putonghua 普通话
% y8 x. p- z1 G Y2 ?
# `2 t+ p% L/ ^7 `, y: ?, qdimsum点心
: @# b" P% u% k
$ k4 ~/ p7 B0 ~% d' Jpao-tzu 包子
, p7 o! a' s5 }0 Z( `1 C; `) L- T& p, E; V6 ~
Maotai茅台酒
( {' T# q0 G8 t2 i. e* C% }$ @) n8 l1 ~. t3 F
Ganbei干杯
* e) o4 J7 i9 o0 _3 x. I: t' L3 S* c* E, j" x. g8 N1 T5 q! x% R3 h
tsu 字
2 ]) i. m; m; m8 P
# u, I/ O, d: \3 a! b: T) ]Wen-yen 文言. D2 n6 L0 h( P6 `, U
" f! `) h6 l* X5 Rwonton馄饨; s% D5 |0 {' A( |- `
. l) W k9 a9 b5 Z! |1 j3 P
pai-hua白话文
* w/ ?, D8 s! m7 Q8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