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记得小时候,夏夜乘凉时,我总爱听大人讲鬼的故事。越听越害怕,越怕越想听。流逝的岁月,也冲不淡那些难忘的记忆。只是,随著理性的增长,不再信以为真罢了。但一次活生生的经历,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
) V# _! t) ]$ @- R! G& v' L7 m9 L4 r
目睹鬼附身的经历 1 ~0 G) ?8 z- M" H' S9 S+ a
: U: D1 J+ }# A) ^. q 一九七五年我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组到农村驻队。一天早上,一个小队干部气喘吁吁地来到我的住处:“不好了,我们队闹鬼了!”我不禁一惊:“大白天的,闹什么鬼呀?!” 他说:“有人被鬼附著了!”他希望我前去处理。那个队本不在我管辖之内,但当时工作组长回城了,我无法推脱。我虽觉得荒唐无稽,但心里也有些打鼓,硬著头皮赶到出事地点。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为我闪开一条路。 $ e& w! O3 T3 r1 G. C: l
* C; X3 w/ p$ P ]" _' @( Q0 F
我进到内圈,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正手午足蹈,又哭又闹。我忙向该队队长询问详情。原来这是一个穷队,无副业可搞,一个工才值一毛多钱。不久前人们发现表土下面有沙土,可用于翻砂。于是各家各户自行去挖沙,然后用架子车拉到县城里卖给翻砂厂。虽价格低廉,但总可以挣一点买油、盐的钱。该队一个中年男子挖沙特别起劲,洞越掏越深,又无任何安全设施。不幸沙洞坍方,他被活活埋在洞里。当人们把他刨出来时,已血肉馍糊。家人无力出殡,买了一张草席,和衣把他埋了。 * k. p1 D5 B+ c: ]& t
5 [% P3 g9 V) i5 R I/ U 这发疯的妇人是死者的邻居,那天早上突然疯癫起来,满口是死者的话语。队长介绍完后,我听见这妇女说,“我死得太惨了!没有棺材,连衣服也没换一件就把我埋了!我太屈了!”语气、声调都象那死者。我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 : h! g: J1 \3 a2 y3 W. y- L
# ]! o* \% R0 u, y0 Y
当时正是出工的时候,我让几个人把她搀回家去,以便让大家散开,下地干活。不料这位多病纤弱的妇女的脚象钉在地上一样,几个小伙子都拉不动!我一时无计可施。几个老者见状献策说,只有让死者的家属出来劝驾了。我派人找来死者的妻子。她对那妇女说道:“ 你丢下我们一甩手就自己走了。你已把我们害得够苦的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搅和我们?!你快走吧!过几天我们给你送一身衣服去就是了。”这一招还真灵。那发疯的妇女安静下来,说:“好,我走。但走前让我再喝一口家里的水……”我忙吩咐人用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凉水来。她咕通咕通一口气喝下后,就瘫在地上不省人事了。待她醒来后,我问她倒底怎么回事。她说她什么也不知道,只觉得累极了,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7 t; |) V. \. | Y% `. R9 K; n
! j9 b& }. f1 s4 ?0 j% ?4 H
我曾听说过鬼魂附身的事,但亲眼见到却是第一次。用无神论很难解释。联想到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有些也是亲人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没有必要编瞎话呀。可相信鬼神,又与我们一直受的教育相左。两难之间,我只好采取“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模棱两可的态度,竭力想把这些事忘掉。 - e$ G8 a4 B' s- I3 r$ M0 @9 A" Q
' P0 Q( W% ~9 h8 E8 n美国心脏科权威的书
4 z" n' D" r$ c5 V: i) r. F6 g
! U3 j2 f) i; j& e, f: O1 k 一九九一年冬天,我正广泛研读各种有关基督教的书籍,处于将决志的重要时刻。那年圣诞节晚上从教堂聚会回家后,继续阅读罗林斯(Maurice Rawlings)的著作《死-怎么回事?》(Beyond Death's Door)作者罗林斯医生是全美著名的心脏科权威,并于1976年被推荐到美国心脏协会国家教授团。由于心脏复苏技术的进步,从临床死亡复苏的心脏病人日渐增多,他亲耳听到的病人的自述,说明肉体的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有天堂,有地狱,与圣经所述相符。强烈震撼之余,他更自觉地收集此类资料,终成此书。他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中,列出各种死后生命的经历,绝没有被选出来支持某种信仰或哲学理念。不过,如果碰巧跟某种信仰或理念相同时,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那的确是每一位经历者真正的亲身体验。我个人也是从每一位经历者的描述中,心头从疑惑到可能会有而至确实相信。很多事情在没有临到我们时,尤其是这类看不到、摸不著的事情,我们会说那是骗局、荒诞无稽、只有傻子才会相信。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书中所写的每一个例子都是真真实实的。” 8 ?8 |# L2 c: ~3 X4 u1 |, D* _
/ U% T; L; [1 m: w: q0 R7 `# k 触动他的第一件事是当他抢救一个乡村邮递员时发生的。这位患者在他办公室进行“压力测验”时,心脏突然休克。体外心脏按摩、肺扩张器、口对口呼吸、人工心律调节器等全然无效,心脏区完全阻塞了。最后只得使用前导器,把电力装置的两极分别插入动脉和静脉,形成吊摆,使心脏跳动规则并克服阻塞。病人时而复苏,时而坠入死亡。
+ I: k5 s, r# m2 g/ l# s# j; F
' v( Y- @5 z" u1 F: U# m 每当恢复心跳、呼吸时,病人就声嘶力竭地尖叫:“我在地狱啊!求您别再让我回那里去好不好?!”见惯病人紧张情绪的罗林斯开始并不在意,甚至对患者说:“那就继续游你的地狱去吧!”然而,病人极度惊吓,表情怪异,瞳孔扩张,浑身打颤,冷汗淋漓。这位医生才真正相信病人处于从未有过的恐布之中。他更加激烈快速地工作著,并在病人的坚邀下,一齐跪在地板上向耶稣求告。病人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被转到别的医院。 ! x! V4 {& b! `, n- e, q5 X" q
- G; _3 B/ W; ^3 S" b 罗林斯回到家里后,“掸去《圣经》上的灰尘,开始仔细阅读,其中所描述的地狱真为如此。”病人出院后成了基督徒。这件事对罗林斯震动极大:“以往死亡之于我,不过是行医时的例行现象,人死如灯灭,无须为之后悔或忧虑。但现在我开始相信,死后毕竟是有生命的”8。 ' z# w' `: E' T$ H/ P
" T6 o g* \) A. A8 N2 \! \ 《圣经》明确地写到:“按著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为解开死后生命之谜,他继续认真研读《圣经》,努力收集病人自述的第一手材料。几乎每个病人临床死亡时都有灵魂出窍,飘游在外,冷眼观看医生、护士抢救躺在床上的自己的躯体的经历,也会见到早逝的亲朋。有人到了鲜花烂漫的光明处,有的则身临幽暗、阴森之地。 1 q7 A* x$ p# m- o* ~
5 `! R; r' N$ Y# a r- g; i4 Z4 e# {
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一次他抢救一位73岁的老绅士,经历了六次反复死亡。罗林斯不得不要求别的医生来帮忙,并说:“再试一次。如果这次休克仍无法控制,我们只好放弃! ”作者用十分感叹的笔触写道:“多么盼望我当时没有说这句话!因即使他当时不醒人事,却居然完全听得一清二楚!后来他对我说:‘你这算什么,`我们放弃′,当时被抢救的人可是我啊!’” 2 @( ^0 K2 f6 F& W
" w" M4 i0 b& r2 ~2 o5 |( P! V- C 一口气读完此书,已近深夜,我陷入沉思。作者的身分、地位、写作的认真、朴实,使我对该书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样,我就被逼入绝境,不能不开始面对真实存在的灵性世界。灵性世界有神和神在灵界创造的天使,以及因犯罪由天使堕落而成的鬼魔、邪灵。既然灵性世界可以不因我们主观的认同或否定而客观地存在著,那么我们能因眼看不见、手摸不到就否定神的存在么?如果灵性世界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只看眼前物质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岂不应该修正、充实么?基督教信仰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呢?它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是唯实的。它同时承认物质世界和灵性世界这两个客观实体。唯心论纯属主观,唯物论则有失全面……
g# P+ w( V! n `( M4 S
" y W3 m& n2 _; \9 [+ k% b 铃声打断了我的遐思。朋友从外州来电话祝贺圣诞节。说到神,她说她信,并讲述了不久前经历的事。数月前她父亲病危,但她因故无法回大陆探望,十分伤心。她不住祷告,求神让她再和父亲见一面。果然,一天夜里她梦见父亲来看她了,还抚摸了她。梦后几天,国内来长途电话告诉父亲离世的消息。她在电话中描述了她父亲走时的衣著、仪表等各种细节。使国内的亲人大为惊诧。原来,她在梦中所见与实际情况完全一样!神应允了她的祷告。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十几年前亲眼见到的鬼魂附身、罗林斯的书、朋友电话中讲的经历,全都联在一起了。我从未感到神是如此真切。神创造宇宙万物,自有永有。与神相比,人类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啊。然而这位伟大无比、深不可测的神顾念人类,竟垂听每一个人的真诚祷告,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样息息相关。神的真切、高深、威严和慈爱,使我的敬畏、感激之心油然而生。在当天的晚祷中,我不能自禁,第一次两膝双双下跪。
6 ?% @ U: s7 u0 k: Z' T( I/ \* C0 ]# i5 d2 ?! S
注释:
7 j0 B) X# o j, j: U( c. D' F6 D8 |, a$ k4 o
8. Maurice Rawlings著,《死 ─ 怎么回事?》橄榄翻译小组译〈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9〉页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