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在日前播出的现场求助栏目《非你莫属》中,留学法国归来的求职者郭杰站到了镁光灯下。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引以为豪的海外留学经历非但没有让他获得节目中“老板”们的赏识,反倒遭遇了“毒舌”的伤害。 * d ~, ?1 f# f
I' c' d6 b7 R: g* \
4 I% a1 a- x$ L) y# m节目中,同样拥有留法经历的女老板文颐和主持人张绍刚在节目中对于他学历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文颐更是放言郭杰进修的法国硕士课程“BAC+5”只是“技术学校专科”。% d! m3 V3 x( u" V$ M$ ]( h* e
2 y; `; }, g3 {此话一出,非但郭杰当场晕倒,众多留学生也因此被激怒。他们的想法与郭杰一样:“BAC+N”绝非文颐所指的那样不堪,因为文颐的一句话他们不得不向家人、朋友去解释自己上的不是野鸡大学,也不是在欺骗家人。
! K/ z E; o7 p2 l; u: p A8 d4 j. e
一个月后的现在,这件事情总算有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有关“BAC+5”的质疑已经被很多留学中介机构和留学生澄清,文颐也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进行了道歉并承认该课程的“含金量”。
5 q3 }, G' T6 z# d& M8 ~
& d- a9 ?, {$ j& {% `# D, \电视节目引发的争议,带来了有关留学经历认同度的反思。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能在留学目的国就业原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要在当地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多数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
1 R/ F' m/ n+ |/ ]* z7 D1 z& l对于多数留学生来说,回国就业,洋文凭是他们最大的“卖点”。然而,这个核心的“卖点”在“推销”过程中却很容易遭遇尴尬。国外的高等教育体制与国内并不完全一样,甚至是相当复杂,很多东西国内的用人单位并不了解,在留学生看来十分自豪的成果很容易被“外行”轻易“走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进入哈佛、牛津这样的顶级名校进修,解释留学文凭“含金量”是求职者绕不过去的问题。同样拥有留法经验的文颐都能对“BAC+5”产生负面的印象,那些没留过学的老板们显然更容易误读了。
! s9 }/ s$ \0 F( \% k* M6 a8 s- P' r5 _1 {) g+ g( @
不仅如此,随着一些名人的“出事”和法国、英国等国家留学生学历造假等各种负面新闻的频发,留学生特别是造假重灾区国家的留学生的学历正遭遇“信任危机”,这无疑将对留学生归国之后的求职路带来不小影响。
. U9 ?& S/ M9 y: N8 _; a' m P, W' K1 Y& Q) o' X- j, z
学历被质疑的滋味绝对是特别地难受,后果也绝对是非常地严重,这次好在网友的力量为郭杰以及“BAC+5”正了名,但并不能保证每个海归都会有郭杰这样“逢凶化吉”的运气。所以,不得不再老生常谈一句:留学一定要优选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33个国家学校名单中的学校。如果学校的学历不被教育部承认,那将来留学生在求职时一定会碰壁。- \( F; S2 N( {, d2 t) D" w# p" a
9 [2 h/ k# B5 L" A" p+ O
在经过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留学生和留学中介应该团结起来,为“洋文凭”在国内的“品牌建设”出一分力。其一,留学生应该奋力拼搏,让后来者可以借力于前辈们良好的口碑和关系网络;其二,大家应该尽量向外界解释自己所进修的课程有何等的分量,别让自己的才华被“不懂行”的老板埋没。另外,最重要的是,留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要多拓展海外视野、参加各类实践,为自己回国就业增加切切实实的软实力。毕竟,一纸文凭只是就业的敲门砖,而真正成功就业还是要靠真本事。; y5 ~# b( _0 E9 K( u- }
PS: 有疑难朋友可以加我联系方式 交流 QQ 2575132787 Jef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