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意料之中却又让人胆战。正值中国内地房地产业多事之秋,“破8”如同一位不速之客,极有可能扮演着搅局者的角色,从而使中国楼市旧愁添新愁。
4 `# i1 c5 }" l9 A; [( z" D+ p2 O4 B; ] x
为什么?只因境外资金是推动中国境内楼市过热的一大“元凶”,而赌人民币升值是境外热钱疯狂涌入的一大推手。数据表明,2005年有28亿美元境外基金投资境内。据预计,2006年境外资金将真正发力,另将有30多个基金“投怀入抱”。摩根士丹利、麦格理银行、荷兰国际房地产、高盛基金、美林证券、ING、莱曼兄弟等这些知名欧美投资机构和基金正纷纷把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尤其是把高端物业视为“香饽饽”。 3 _- _9 b! R. G* ^4 D
1 i* o+ M3 c7 V0 a' {" A# A0 J
1 s& G- b5 ^4 T4 |4 ?# o2 g1 @
本轮宏观调控,上海的效果最为明显。但恰恰在以温州炒房团为代表的境内游资逃离上海之时,大批境外基金却极为看好上海楼市,以至于2005年投资境内的一半境外基金花落上海,而且绝大部分是在宏观调控之后进入上海楼市的。在境外基金大肆收购的带动下,上海内环楼市出现明显回暖现象。
% V; O; z) w2 g% w8 @: Q$ H, j; l7 ?( _# F; p# V& ^; j
8 H$ T+ A% W, `& d) ^ 上海楼市的形态,是境外基金影响力的一个标杆。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破8∶1的关口,早在业内人士预期之中,因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0.2%、信贷投放大增以及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等因素,大大强化了升值预期。但这一个心理门槛,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心理预期导向。 ' ^ @; ~/ _0 q. K+ c" _
8 W$ X- o: a, X! t: n9 r
$ Y6 ^! {3 r* h
由此可以大胆推测,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和雷曼兄弟发表的亚太区经济报告所预见的2006年底汇率将下探至7.5,并非空穴来风。其结果是,更多境外基金的赌徒本性将更加疯狂地释放。
, B+ v1 A( D ]* i; V2 D6 O2 J f; ~0 d d D( c1 a1 ~
5 a8 _. F: q& ^; V$ `6 l) Q r4 f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加的562亿美元外汇储备中,除去贸易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376亿美元外,尚有33.2%约186亿美元来源属于统计模糊,这部分就是通常所谓的“境外热钱”。这些热钱中的大部分虽非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那样让人恐怖,但绝大多数投资房地产的资金都来源于境外委托人的资金,由基金机构代为投资并收取管理费,因此有强烈的资产增值和变现的冲动。 . D( b# y; G, o* c& F
* X# @, W* S; k/ d% v
) }# F) Q1 G* n: ^: D6 {8 ~ 其危险性正在于此。万一这些源源不断涌入的热钱在汇率升值达到其回报预期之后大量抽逃,则境内楼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市,即便不会崩盘,也将伤筋动骨。具体原因不必细说,香港特区和曼谷、东京的教训前车可鉴。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针对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限制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