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2|回复: 9

揭开科学的骗局:水的组成不是氢和氧!

[复制链接]
鲜花(499) 鸡蛋(10)
发表于 2011-10-8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周六晚我不专心写征文,在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3 Y' \1 w' G  U6 I* G) [# h5 C0 s; r: f$ u% r( D! n+ H
教科书中说,水的元素构成是氢和氧,其化学分子式用H2O表示。实验证明这是错误的。以下是我的实验过程:
" Y+ Y; [2 A  W
9 V3 a7 T- r0 c1 B# a找一结实的大铁桶,在里面放上半桶水。然后拿菜刀在水中快速切割(不得把水弄洒到铁桶外)。
$ G/ f2 p  i3 r- s2 W' D如果水是由氢和氧构成的,那么在刀的每次切割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分子被切割成单独的氢分子和氧分子。& b) i/ U& R( [
  大家知道,在我们日常的温度下氢和氧是气态的,所以被切割开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就会挥发掉,水会逐渐减少。
9 u3 Z9 d  E* Q/ I( w& m  i  可是我快速切割了一小时,水却丝毫没有减少(计算时考虑了水的正常蒸发使水减少和我的汗水落入使水增多的因素)。这就证明水的元素构成绝不是是氢和氧!( g1 }+ ?" L% J! }
  : h8 v( w% S! |: p/ [
  以下为回复:
, L- H  F! v& q+ V: E, \+ t1 c0 i: I
  1.恩,楼主你的刀还不够快啊不够快。。。= =
* ~$ K' s$ t" ^7 L+ \/ @* V4 {2 R9 }% k/ F2 n5 O$ y* \/ j2 e7 Z. S
  2.奉劝你别做这种实验,很容易把原子切开造成核裂变,轻则造成放射性污染,重则核爆炸。2 h  X+ {( V6 k3 h% l. t$ P

0 y+ F. @9 ^/ R  3.请楼主上“快速切割了一小时”的视频!无视频无真相!!!0 L) C/ a' ^+ t2 k) y5 q! K

* d- K, d! a  n7 o  4.强烈同意楼主,BS伪科学,我也曾经快速切割过二氧化碳10小时,完全没有切出钻石来
9 I; C9 M; X: z8 C% F/ O6 T' u4 C- F# C  N; v: ?
  5.楼主你砍了一个小时都没砍到氢氧分子的缝隙啊,太失败了。菜刀不行的,下次记得用水果刀。找准位置,一刀下去就行。6 b2 a+ l8 u. j0 z
; J6 h" C+ j( y& H3 i- I; m
  6.LZ你怎么能用菜刀呢,去华联买把原子刀吧5块钱一把,很便宜的。% n4 Z! `4 `9 y" v
9 m/ H" u) V- a! U( y
  7.楼主没想过你切成了氢气和氧气,又是用铁刀在铁桶里面切,万一蹦出点火星儿,不把你炸死也把你烧死了啊!这么危险的活...估计也就是因为这,所以你之前一直没人做这个实验吧。8 P2 w6 P  E+ T8 i
3 R( G& s. d6 c! e! e
  8.唉!悟空啊,师傅每次讲课的时候你就是不听!师傅不是告诉过你几百次了么?拿菜刀砍向水的时候嘴里要同时念:“共建社会HX”的咒语么?你不念怎么劈得开水分子呢?
/ l  A- {( i3 _5 e! d7 |
# n& P9 O7 g3 o. Y+ @, U* Y  9.同意兰州,我昨天也劈了一个小时的食盐,为毛木有黄绿色的氯气和银白色的钠块出现~同鄙视伪科学7 Z. G* O6 m0 v
) H! s9 |) R4 }, B9 B
  10.楼主,你的刀看来质量不怎么样~我刚做了一下你这个实验,我和我老公一起切,不到半小时水就都挥发完了,是真的~你再买把新的刀试试~. J* L2 ^$ y& M7 ?* j7 S

* P: Q6 a0 S* Z7 P5 v( ?1 Q; X  11.lz 我悄悄的告诉你哦. 其实应该用榨汁机的捏
1 d% c$ g9 _3 l0 X
) L6 Q- _2 u$ }  12.LZ,要考虑到水是流体,会流动。水分子其实很聪明的,看到刀都躲开了。你还是直接滴一滴水在手上,用捏的吧。不过小心爆炸
* C/ g7 B2 x3 _ 
" Z% N% s9 l+ a. ?; i. C/ a  13.不用刀,用锤子砸才行,刀会把氢氧原子都劈开然后又粘到一起,换成锤子,小心一点,不然砸碎了也不行。
, E- A# U+ e2 L5 J
% N, d" M) _7 n5 K8 {5 Q- U  14.LZ你的刀太钝了!我用旺德福的菜刀切肉都能切出钻石来。8 K0 W, @: a) i( l0 y
) |/ s* |6 Z' ?2 [5 \$ F: j
  15.兄弟,你骗人!水分子那么小,你一刀下去把人家砸的稀烂,什么质子中子电子夸克之类的全出来了,这比原子弹氢弹还猛啊,你老兄早就炸没了,还怎么发帖啊?严重BS这种不经过实验研究就说大话的人!
) U5 [% \# {/ b/ P" z+ c3 N
) G" u. ~9 T4 O" n4 p% n  16.楼主。你用了直线切割,肯定不行。试试曲线切割吧。有没有达人来列个方程
, W7 R+ R7 F$ M$ N, M9 K1 Z0 L+ m0 _  p; X- w% _/ F/ i
  17.lz,你切之前要麻痹一下水分子,你可以指向灯泡或者窗外,然后大喊一声,你看,飞碟!!!!然后,迅速的朝水桶砍下去,这样就成了。我自己已经试过了,不到五分钟就把水都砍成氢气和氧气了,不过爆了俺们一脸,建议你砍的时候带声摩托车头盔!切记切记!!!
# [: n# u+ ~$ W. l# ]/ z
1 ?/ Q" A+ w2 r* s* q+ u1 K* g  18.楼里怎么这么多有眼不识泰山的家伙,楼主可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菜刀流的掌门人!你们知道他在化学界有多权威吗?!他的菜刀抡一抡,化学真理抖三抖!还敢不自量力的去解释什么键啊概率啊的,不懂得去尊重权威的你们迟早要被脑残!  d, P' s/ H8 G9 @, P$ C

) p; J$ S2 _. h( Y  19.实验证明用刀切水如果不喊咒语是无法分离氢和氧的。根据哈利波特魔法书记载:每切一下,楼主必须喊:切水大烧饼。为了防止水分蒸发,楼主必须在真空密室才能进行切水。同时因为一个水分子质量太小,楼主必须切24小时才能发现肉眼差别。
9 B0 ~1 e# a" g' {) i" }6 H8 b$ l  r3 {5 x" O) L' D
  20. 让我来告诉你试验失败的原因,菜刀切面太大,一桶水会太团结。你扎不进去。我建议你拿个矿泉水的瓶盖,倒满水,然后拿一根最细的针一针一针扎。试验时间不要太长,扎半个小时,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瓶盖的左边全是液态氢原子,右边全是液态氧原子了。9 V) S9 v+ k' [( T- m' K

$ x1 V" R- b- U* k  21. 楼主用的多大的桶?假设是一般家里那种,10升。要使水少到能肉眼看出差别来,至少得少1厘米吧,整个桶体积的1/50。0.1升,那么里面有5.56mol,3.34*10E24 个水分子。假设LZ的刀够锋利,每次有一定几率可以把接触面的分子键切断,释放氢分子(每次切断多少个呢?不知LZ刀有多快,假设为10E10个吧,武林第一高高手)。那么楼主需要切割3.34*10E14次方次。每次假设需要0.5秒,那需要1.67*10E14秒,2.78*10E12分钟,4.64*10E10小时,1.93*10E9天,6.44*10E7个月,529000年。假设楼主寿命为100岁,每天不吃不喝不停切割,除去20岁时繁衍一次。那么楼主需要6612.5个后代来持续地切割。也就是说,529000之后,公元531000年,楼主的第6613个后代,切割到50岁时,终于发现,桶里的水少掉了1厘米了,哦也。
鲜花(28)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8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搬家
鲜花(173) 鸡蛋(1)
发表于 2011-10-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危險。1 X2 z8 i& Y2 `# f' C) Y3 U
怪不得沒有人敢在游泳時吸煙的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8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1-10-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老的帖子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人喘不上来气的时候要喝点水--输氧呐,哈.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为什么人喘不上来气的时候要和点水--输氧呐,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1-10-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21楼回帖那位太蛋疼了吧
鲜花(1642) 鸡蛋(7)
发表于 2011-10-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9 00:17 , Processed in 0.17798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