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阳阳(化名)是一个很聪明、很有个性的男孩,他阅读面很广,从初中自己就开始读诸子百家,学习成绩曾经也很优异。但在老师眼中,他却是个不务正业的孩子,因为他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学习上,他比较贪玩,而且课外阅读的那些书籍并不是考试的内容。老师和家长不断的给阳阳施压,阳阳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抑郁,开始一天天的失眠,越来越讨厌学习,很多时候只有一个人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网络中,躲在他喜欢的书籍中,才能找到暂时的心灵慰藉。他不想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但现在自己无论在老师眼中还是父母眼中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本来虽然学校学习生活比较枯燥,但因为有自己的爱好,可以自我调整。现在父母老师都对自己盯的紧紧的,上课不能看课外书,不能打瞌睡,作业留得再多,都必须完成,而且动不动老师就让请家长……他感觉生活中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再也没有其他。& ]' b, D/ R. K: r8 t
/ w ~7 s) T! L# ~ 我一直耐心的倾听着阳阳的倾诉,当阳阳倾诉完,我把他温暖地抱在怀里说“孩子!我理解,这么多年你过得很苦,但一直没有人理解你,老师不理解你,爱你的爸爸妈妈也不理解你……”,听到此阳阳一下子哭了起来。
, p" D B, p1 a+ k0 r% b* G
. I, C7 w9 y$ B- C! I' R5 @% m$ a 中国现在的所谓“教育”,所谓的“学校”在干什么呢?教学大纲上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些官样文章,是当不了真的。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家长学生,都不会把这话当真。而实际上,我们真正执行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不发展”。德行,当然没有人教,只要学习好,一好百好。体育:现在学校里有体育馆体育场,但是没有体育。这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用多说。不过很多人会误以为我们的学校里还有“智育”,其实没有的。智育就是智力培育和智慧培育,也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培育,我们的学校哪里有这种宝贝?我们只有知识灌输,而且是以牺牲孩子心智的方式来灌输的。不仅没有“智育”,只有对智力和心理的破坏。可以说,我们是典型的“德智体全面不发展!”
2 L* H7 r* ]% v% ~) s
, {2 U- r8 L6 P2 R 学习和快乐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吗?快乐和学习不能和谐共存吗?孔子《论语》一开篇,就是“乐学”的教育精神。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常识,居然被现在的“教育”搞得面目全非。要求苦学,全面培养学生厌学。
7 f Y" G) l( Y; {
! U4 V) ?9 W% z: n 心理学上也早已有研究结论:人人都有“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需要”,厌学网瘾的孩子并不是天生自甘堕落,否则他们不会痛苦不堪,他们实际上不是厌学、也不是网瘾,而是在现实中自己找不到出路,而我们亲爱的父母师长,又不能理解他们,导致他们消极逃避或者对抗。为了自我实现,孩子们自然会寻找自己的“优势”,并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超越其他同龄人,让自己获得“优越感”。作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对待孩子像对待植物一样就足够了——只要它是向上生长的,我们就什么都不用管,其他的都交给阳光、土壤和雨水就够了。不要让教育浪费和扼杀孩子的学习天性。
8 t, _' J+ U, @5 a" z1 _, U7 f; v7 _6 b4 o+ W/ l, F3 e0 q
一个人被逼着学习读书,效率是很低的。大致上比一个积极学习的人低十倍。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想学习你逼他学十个小时,不如他很愿意学习,只用一个小时的成果更好。可我们的学校,家长,老师统统都在逼孩子学习,毫不在意他们是否厌学。个性强的孩子就反抗,柔弱的就顺从,但是效率低下地折磨自己,出一身的毛病,身体的和心理的。人不像机器,强迫工作与自愿工作差不多。因为人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不是机器。可中国的中小学校全把人当机器了。全国上下都是“威逼利诱”让孩子们学习读书,这能有什么好效果?就算是考上了大学,也不会学习,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也是没有用的“人才”,毕业后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不但不能自己独立生存,而且会拖累整个家庭,可以说是个废材。因为没有教会孩子成人,这样的人,我见得很多。& T- Z: N1 a8 x& G3 u% u
& a S, ?# f, _* h' P5 B1 p3 n: z
前段时间,应一名校邀请,我参加一个家长老师交流会,我提出教育就是生活,孩子首先要学会生活,学会自立学会生存,教育孩子学会成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独立自主的人。当时有很多老师表示反对,他们表示孩子上学期间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学习上,成人教育等他们考上大学再培养。到时候还能够培养吗?有很多家长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但却表示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冒险,现在大家都在拼学习,怕孩子输在学业上,一生就输掉了……到底哪条道路在真的拿孩子的前途和幸福冒险赌博?如果教会了孩子成人,让孩子心智健康,积极向上,并乐于学习,他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效果能差?
4 R7 Y8 H8 D4 n! U0 I9 m: J6 v: m o7 N9 z6 B
阳阳对我的观念极度赞同,我们一起制定了调整计划:他在我们这里集中调整12天,当问题解决了,他就回到学习上课,然后通过远程咨询进行后续巩固。
6 j: f8 t0 J) a# t' ?0 Y 调整内容主要有:4 U2 _. a$ k0 g9 d
: g/ A; ^, O0 K5 {- F 一、 让自己变得阳光、自信、开朗起来,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
/ w Y/ }/ z0 J 二、 学会快乐学习;
9 h) l9 Y% U5 t9 R t. P3 t2 ? 三、 让自己学会处理学校生活中的各种困扰,适应学校生活;! r, C- u, t/ T
四、 做人生规划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方式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0 Y; L7 y6 I& s+ a/ o# v& `. F# g
五、 调整亲子关系,让亲子双方学会相互理解与支持。
# t& }0 t- K/ @# Z+ c9 V# ^- B+ G) k& ?/ \
前三天通过各种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和个体心理咨询,阳阳变得开朗起来,他在咨询感想中写到: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对于我自己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做一名强者,敢闯,在受挫后提升自己,还是做一名弱者,在有一种徘徊、退缩?当然是做一名强者!因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法则,更何况人类社会这个自然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大鱼吃小鱼,弱国无外交,优胜劣汰。只有强大才可生存,只有强大才会有发言权。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淘汰,生活很残酷,我们更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很美好,我们要尽情的欣赏。至于成与败,这些都是无所谓的。说的妥帖一些,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我们只需要享受它的过程,无所谓他的结果如何!
3 l( `$ _, X, [: K4 n6 u
. ~8 z% x8 r- k. a. u 接下来阳阳和代老师一起探讨并一起实践怎么样快乐的学习,节选出阳阳的感受如下:
3 K$ u8 ^+ T6 D; t( g昨天下午的谈话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习似乎也很有意思。当然这里的学习我是指侠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学习。而广义上的学习我一直认为是件快乐的事。只是在一些老师的打压下,它们被妖魔化了。学习很简单,学习有方法。! Y) k2 X; B4 D5 o
! Q; @+ r/ F5 F5 K! [ y6 o 通过上午和代老师一起学习,打破了以前僵硬的学习模式,对学习的恐惧减少了很多,感觉学习知识是个有趣的过程,现在觉得所学的知识并不是以前认为的和生活联系不上。而是所学的每一种知识都是有用的,不仅可以用到生活中,还可以促进我们的思维。也学到了一些学习方法。各科的内容都是可以相互联系的,不只是死记硬背。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联发系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这样记忆不仅很省力,还可以把内容传承一个体系,形成一个网络,更容易掌握。
* i1 ^7 a* D" k7 I8 f7 E! P3 U- j7 Y' {8 ~- m/ `% ?0 A
下午代老师安排我以这种新的方式学习,感觉蛮好的,高中的课程并不难,这反映到其他方面也是这个样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照这样下去,三天可以啃完一本书。那剩余的时间还是挺多的,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了。 7 `7 A2 x( S/ w$ Y/ l/ O+ F/ |
o5 }2 K- p+ y 阳阳也化解了对学校的讨厌,在咨询感想中写道:再次回到学校,我会尽量遵守那里的规则,如果规则是错误的,我也可能会消极违反规则,但不会去破坏他,而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就像代老师说的:首先自己学会独立自主,以自己感觉最有效的方式学习;二、老师对学生的动机是好的,但他们可能有些方式方法不合理或者不适合我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我要吸收其中的合理部分,对于不适合的我可以不接受,但保持对老师的尊重。套用一句政治理论:中国XX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作为执政党的XX党充分尊重保障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那作为自己的执政党,我也会充分尊重各位老师对我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最后的决定权在于我!$ q0 P* v l7 T& m& l3 [: D
* |1 `4 r# `7 I) G$ Y 关于未来阳阳写到:打开了自己的视野,通过对一些传奇家族和成功人士的了解,我感觉成功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我们渴望成功,还应正确的看待成功,要敢想敢做,存在的就应该接受,至于是否合理,那是另一档子的事。大学是必须要上的,文凭是必须要拿的,哪怕是个专科。要以能够考上尽量好一点的大学为目的去学习,有方法,讲效率的学。只要能考上,不去上课都可以。但我总觉得,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还是有必要的,到时候保送生他当然会选个印象好的。读书很重要,可以使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以致用,从而更好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