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1)  鸡蛋( 20)
|
ZT
! m' ^& Z& K, x; h, q9 P" r
( @* K- n! \/ w. a0 M移民和留学生:中国人在北美婚事咋办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1tor.com 2009年03月21日 人在他乡 [ 字号:缩小 增大] “无论贫穷富贵,生老病死,都会爱、尊敬和照顾对方,到死方休……”不管在圣洁的教堂,还是在庄严的法庭,哪怕是在喜筵的觥筹交错间,在美国结婚的新人都会念到想到这此生不渝的结婚誓词,开始他们婚姻生活的第一步──婚礼。 " W" a1 Z5 t' g; W+ |! D- P" U
# Y) \" c) `+ E1 \1 x4 U/ @
留学生,打工族,新移民,ABC,这些在美国落地生根,结婚生子的华人,都是怎样筹备和举办他们人生这个重要瞬间的仪式,如何来操办自己的大喜日子呢?五月“嫁”期,又到婚礼高峰,看看华人都如何备办在美的婚礼。
% R, I. g5 d1 V2 u: a7 | R5 }0 d( X
婚礼的各色“主持人”市政厅和法官大人
& W. _. J) Q' p. E. |/ g, {7 l7 a |; y! C% V3 x* X
来美国新泽西四年半的王鹏,是个高高大大的北方男孩,他即将博士毕业,并已经波士顿找到工作,可从来没想过做事一向稳扎稳打的自己,会用“匆忙”和“仓促”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结婚。
. j- Q7 ?7 _: G% S' S* `" R; W
1 s2 X, ?* I) g2 t 工作确定后不到一个月,王鹏决定和已经交往两年多的女友肖小宁结婚,女友在波士顿附近的大学读硕士,马上也面临毕业。王鹏向多维记者坦言,这样的经历“不是自己的风格,很意外,很现实,也很开心。”在波士顿旁边的大学城市政厅领结婚证明,拿到仅仅交了几十块钱的收据后,工作人员说几个月之内请亲属或朋友做证婚人,到附近的教堂或者法庭领取证明或举办结婚仪式就可以。
$ P) {0 I5 v% I, L; `& h9 h8 W7 u6 }
- A/ J! x/ g3 k! Y1 ` 王鹏和小宁都没有什么亲人在美国,出于工作和生活的变动,并没有准备办什么婚礼。他第二天一早拉着小宁和她的两个好朋友就到了附近的法庭,他笑着说,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证婚人除了两个好朋友外,还有一个吃罚单的冒失司机和一个离婚但想见儿子的爸爸,以及几位警察和律师。” 7 z, E# D, z; [+ k, h1 Z
l' k, M8 H) \% M+ }( I
就这样,一个月之前,在法官大人和颜悦色“盘问”式的主持下,他俩回答了“Yes”和“I do”。做事仍旧比较传统的王鹏“感觉像演电影一样”,拉起小宁的手,庄严又有点滑稽的在美国的法庭上结为夫妇。 & C8 }" U5 m8 L- B* N+ s
9 p( X3 a& j" m) n. ^- y0 r( f
教堂结婚找牧师
/ y* v3 b0 f$ K6 N: t
2 ^. V7 V6 l7 [9 \' h* _4 W 不少在美的华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结婚走进教堂的新人如今不在少数,很多教友也把牧师主持的婚礼看作在神的面前开始新生活,是一生中非常神圣和重要的事。 . @" ]0 E. ?9 ^" O {% J+ H
* C8 ^; w( g( ^. [5 w0 p 一位参加过朋友教堂婚礼的年轻华人女性告诉多维记者,尽管婚礼的主角不是她,但她第一次去参加这样的婚礼,听到新人的誓词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婚礼,无奈爷爷是老八路,坚决不许信奉基督教的她结婚进教堂,她只好去旁听好朋友的婚礼了。金色的十字架,洁白的婚纱,隆重优雅的婚礼进行曲,女方的父亲亲手把女儿交到女婿手中,这是美国教堂婚礼的序曲。传统的基督教婚礼过程,还有请独唱演员唱福音歌曲,以及教士宣读圣经上的婚礼的含义,新人交换誓言等等。牧师带领新人念完誓词交换戒指,宣布新郎可以吻新娘后,两个人便是夫妻了。新人要在一个大烛台前,分别吹灭代表各自家庭的蜡烛,然后共同点燃中间的一根大蜡烛,表示从今以后就脱离各自的父母,组成自己的家庭了。“那种动人的场面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又诞生了一个新家庭。”这位女士说。 / P2 ?" R3 h) f( ^% o2 b
E- D; o3 R7 Q4 c
找个司仪过大礼
- E+ V2 D- O* }( |, H7 t/ w3 u$ u- _
尽管市政府和法官以及教堂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程序,但对华人来说,接亲、迎娶、拜堂、拜祖先、敬酒、敬茶、戴首饰、谢红包等,是华人酒席间少不了的风俗礼节。婚礼当天数不清的细节让没有经验的新人摸不着头绪,想把这些过大礼的程序在亲戚朋友面前一气呵成,还要相对新颖脱俗也不是件容易事,怎么办?
- \7 a2 v6 C& h& }& _- ?1 M( c* ~. Z2 N0 c* u) U$ H/ I! ^
费城的邓玉清和钱纪毅小两口,选择了当地喜宴堂远近闻名的“燕姐”关玉燕做他们的司仪,也就是婚礼主持人。五月第一个周末刚刚举行的婚礼,在费城承办最多婚礼的醉仙楼进行。他们说,“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其实都是让别人看的木偶,司仪这个导演的水平,决定了我们这台木偶戏是否热闹和好看。”本文为可亲伊人论坛推荐文章,搜索关键字为可亲伊人。
1 c0 e D( ]9 [9 h/ ]! b- b/ N+ S' K/ }
据很多要求有这些传统礼节的华人介绍,司仪确实是华人婚礼的灵魂人物,有的找口齿伶俐的电台主播,有的找能歌善舞的演员,不少华人传统的黄道吉日,一些有名气的司仪要连着赶好几场婚礼。
+ ~+ a/ N: D/ `5 T; G b" t0 r: x/ \! U$ U
有好几年经验的燕姐告诉多维记者,她主持婚礼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不能冷场,冷一下整台戏就不完美了。”燕姐是看到一个同乡因为不懂英文被美国人骂还说谢谢后,有所感慨才开始主办“好朋友快乐今夜”,的交友活动的,为的是让华人有个圈子交朋友学英语,后来被朋友不断的请去主持婚礼。她说,除了要把新郎新娘以及他们的家人和背景都了解的特别好,还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更要在千篇一律的婚礼中别出心裁才能高潮迭现。为很多新人主持过婚礼的燕姐说,华人在美国安家立业不容易,结婚是他们共同为生活奋斗的开始,她有个心愿,就是“让每一对新人都能有毕生难忘的婚礼回忆。” % \$ K3 [; f5 C4 n! f& {% o: x
8 O* W! F( D- z v* ? 婚礼公司搞定一切 2 z; }3 S/ z$ l$ V
& q, q/ }8 g5 {: t1 \& T
除了上面提到的华人婚礼当天不同的传统和礼节,婚礼之前订酒楼、选菜色,租车、订礼饼、做蛋糕、摄影、录影、订花,包括婚礼上请来表演节目助兴的演员和乐队,以及DJ或主持,都是还没有提到的重头戏,这些不光是华人要做,每个想拥有结婚典礼的人都要去做。不少美国人亲自去做每一件事,需要提前一年时间准备。不少工作繁忙的华人乾脆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婚礼公司来办,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1 d2 b9 M: w3 T9 w
2 B! i- _ Q( n 新娘吴凯伦,是在美国长大的ABC,她在新泽西牵喜摄影礼服中心订了结婚礼服、伴郎伴娘及花童全套衣服,并拍了婚纱照和预订了结婚当天摄影。她告诉多维记者,自己和新郎陈志欣花了差不多10个月做准备,很多事情还是双方的父母一起张罗完成的。做骨科医师的她说:“选婚纱、订酒店和挑选乐队花了我最多的时间。” " @/ T4 F+ e9 |' C! z( v
3 Z; G% }/ w7 v& o8 b3 b& v8 l
坚持自己做所有事情的吴凯伦,笑着指指给自己化妆的牵喜老板赵温妮说,“她们都是幕后英雄,帮我搞定很多东西。”温妮在台湾做了三四年这一行,到美国来又干了21年婚纱礼服化妆摄影等一条龙服务,她告诉多维记者,新泽西的客人一般是提前半年预定婚礼摄影,看婚纱等等。纽约的客人比较忙,甚至会在要结婚的最后一分钟跑来,要他们帮忙搞定马上到来的婚礼。好在这里代理很多名牌公司的服装和各色饰品,还有许多相关服务,能解决大部分客人的需要。
2 R$ R9 R: T6 K& s
0 F- @6 ^0 O) ~- V% O1 c5 }1 t 五月结婚旺季里,温妮差不多每个周末都要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赶去为新娘化妆,带齐婚礼上要用的捧花、头饰、鞋和手包手套,录影的全套东西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物品。她说,以往做这行看见新郎新娘只顾一心的高兴,现在反而总是惦记有没有忘记什么东西。“婚礼只有一天的那么几个钟头,却是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刻,责任重大,哪里敢忘记任何一件小东西哦。” + V4 c( B9 c; Q% C( w/ l4 E
/ j! C) o& E& E! \; [0 _
费城长城影艺中心也承接全套婚礼内容,来这里的陶郭小两口说这里的老板郭小平夫妇也很专业。郭小平为多维记者展示了他十五六年来使用的五六台高级照相机,他说,除了室内摄影和外景等常规内容,为顾客设计剪接的录影带现在很受欢迎。不少人选择把结婚录影带送给亲朋好友做留念,还有一些拍摄简单的爱情故事,在结婚典礼上播放出来。 $ Y+ |- ]; J, Z) j' m
2 U$ N, _: W$ L9 P) Q$ M
从消费和形式看华人婚礼
3 r; `$ B; E' S8 D& y; G1 c1 h# K$ ^
鲜花礼服相册迎新人 R8 H. A( m3 B6 l' v; }; c3 X$ `
- H$ C3 b; T6 S g% y6 z 5月1日,Kathy Yan和Peter在一家占地100亩的古堡式庄园举行了婚礼,小两口光是用鲜花装扮这里就花了6000美元,而古堡的场地租金也花了一万八。
) S& n( U, B6 Z- ?& ] Q! o, m5 ^7 t# e
热闹非凡的婚礼面前,除了表面的鲜花红毯,盛装华服外,其实还有不菲的价格和多样的形势。专营婚纱礼服的Kathy’s Bridal老板泛美枝(Mae)告诉多维记者,婚礼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娘的结婚礼服,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新娘礼服都是买来的,很少有人去租,新娘在结婚之后通常把礼服密封收藏起来,等到女儿出嫁或者行成年礼时可以作为特别的礼物。 2 y: C8 T7 `6 i2 g9 g" m/ z
( i# U! ^# m: @3 d4 y: Z9 H 吴凯伦换上婚纱告诉多维记者,普通的一件婚纱也要200到300美元,中档的是500到1200美元,高档的就更贵了。她选的是近千元的婚纱,加上配套的头纱、头饰、手套、手袋一直到鞋子,在婚纱店都是分别出售的,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 L7 }0 q% Y' {) v5 `
5 {4 L0 r! r: C/ T5 l: \. z" O+ s- ] 婚纱摄影有一套499美金30张的周年册,也有800元左右的60张中高档形式,更精美的册子就要待价而沽了。结婚当天的摄影则要2000元左右。凯伦定的酒店每个人从鸡尾酒会到晚餐加起来要300左右一桌,还有乐队,和700元左右的三层结婚蛋糕,另外请了法官到场主持……“所有这些,”略一思忖的她化着妆还伸舌头做了个鬼脸,“至少花了2万多。” 5 n2 q* I4 A2 p/ i' }, X4 Z G% D
& w: z' ]' w; J8 W 照相的空当,温妮说,凯伦的结婚花费在ABC中,算是中档水平,但是比起第一代移民和留学生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在美国婚礼的所有费用可都是女方出的。” Kathy和Peter的婚礼,平均每个去庄园的客人要花费500元,所以他们的婚礼花费总额对普通华人来讲可能就是天文数字了。
+ z& Q! G. l/ ^% @! m+ i+ P* `" X3 Q. ]
礼物清单和红包首饰
! r7 w9 ]* a, y2 O5 _4 w+ t4 x% [2 |
在美国送结婚礼物有个特殊的风俗,就是由新婚夫妇在婚礼前的几个月内,找到一家或数个心仪的百货公司选好两个人婚礼或是婚后要用的东西,列好礼物单,从厨房工具到床上用品,包罗万象,价格从低到高都有。客人和朋友们可以在各地直接到这些公司的连锁店或者是通过互联网,从这礼品清单上挑选符合自己购买能力的礼物送给新人。这样他们开始家庭生活时所需的大部分东西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 d$ m0 z: B& L
; O P& L+ ~' O) d2 ?" @1 \ 吴凯伦和陈志欣,Kathy和Peter这两对ABC都迎合了这样的风尚,朋友们通过口头相传和网络知道了他们的需要,林林总总的送了各色礼物。凯伦还把他们结婚的进度和很多信息输进了一家专门提供婚礼支持的网站,这样朋友们就可以在各地都了解到他们情况,陈志欣的父母住在夏威夷,还专门带来了别致的夏威夷特色花环。 , l$ K) f9 M, s7 \; A
: ?% A( S7 p* U: E+ S
陶郭小两口完全中式的婚礼也给他们带来了中式的礼物──红包和首饰。每个来参加婚礼的朋友都送了200到500元不等现金,用传统的红包表达了他们的心意,一些亲戚和相熟的朋友为他们带来了金项链和金手镯,还有金龙凤,玉佩等贵重的首饰。传统上受到新人夫妇和双方父母邀请的朋友和同乡都会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 K3 \: Z7 y! I: u" D
" v& `* s6 P: }& V! B
幸运的吴凯伦说,她和新郎包括他们的父母有很多华人朋友,所以她们也收到了一些传统的“红包”。一直讲英文的凯伦露齿而笑,冒出了唯一一个中文词汇“红包”,而且几句话里用中文提到了三次,她说这对花了不少钱办婚礼的她帮助很大,尤其作为明年要搬家的他们是很实际的礼物。
1 U+ h; y6 }6 O0 [* w
" i/ W, v! a) @ 贺喜贺婚登报结亲 9 A6 O1 n+ ?5 _3 o* [6 ]4 l) K; c# A
- D- e6 T% @4 t5 \' D' o9 {
在曼哈顿和费城的中国城,华人各家婚嫁还都流行另外一种风潮:登报贺婚,登报联姻结亲。 9 a: e( L9 Z; d2 n6 O1 l4 C
5 d/ B; N3 ?# F" I# r 不少第二代移民的父母都是在中国城开始他们在美的第一步,参与过社团和同乡会,子女结婚的喜事成为同乡和各社团及商家互表祝贺的机会,“白头偕老”、“龙凤呈祥”、“百年好合”这些平常但又喜庆的贺辞见于报端,也确实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社区的报纸也成为新人们的爱情见证和宣言,更是联姻结亲的两个家族的标示。 * F- W, q( {( _
9 u$ n' ?7 |4 J, j& n( P6 `( A+ f
蜜月旅行二人世界
3 |$ }( P& a. [" t( _+ `+ b3 f; T
婚礼之后的蜜月是美国的特色,华人中也流行着“结婚旅行”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 - \. i# W; ]# o, Q8 M
& r) b4 T1 L( R! ~& ]% H( S$ |
王鹏和肖小宁都面临毕业,婚礼没有考虑过,蜜月倒是策划过。这个暑假是两个人相对空闲的“上班前空档”,王鹏说,虽然当穷学生办不了大婚礼,但是开着自己的二手车,载上新娘去渡个不奢华却又温馨的蜜月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打算去离得不远的大瀑布看看,不会太累,也还负担的起。
0 L- M. P. j' `' P5 ]9 F6 C
( L7 {& C; a- W/ J! E! {2 O; } 凯伦说,他们婚礼之前已经请了假准备,所以婚后第二天她和丈夫都要去上班。不过他们计划七月份到夏威夷探望公公婆婆,同时还有一个小型的聚会,就算是自己的蜜月旅行了。
: A* i7 a& L) t- u
8 P# ^8 I6 V7 c0 M! V 不同华人结婚特点
a. {( x: M1 X9 G) L. |9 c: R
$ x" I/ B) \8 n, P$ n 留学生:尚需奋斗从简行事 & j7 _9 e5 V& ^2 O, l& j
+ `( {) V. Y4 a6 p3 P) n
王鹏说自己尚处在奋斗的关口,结婚是为了以后生活得更方便,一起建立小家共同奋斗,所以婚礼仓促,一切从简,只是作为结婚和告别新泽西的朋友,准备大家简单吃顿饭,告别过去的岁月。他和小宁商量,准备有机会一起回国内和家人办结婚酒席,然后略带歉意地说:“到时候再给我老婆补一套婚纱照。” - }( S( C7 }# z
* Z8 H6 R/ _- I9 q 牵喜的老板温妮告诉多维记者,倒是有不少留学生夫妇在毕业的时候,或者回国之前跑到她那里,要求以学校为外景来拍一些毕业照,有时候就连同一起拍上几张婚纱照,大都选择价格不是太高的组合。从Rutgers和Princeton,甚至NYU的学生都有,倒也算见证他们的留美学习和婚姻生活。
1 ]" l0 \9 V9 E
5 w" U8 Y+ F/ k- v6 u ABC:追赶美国时尚风潮 $ e+ S% V, n( Q3 U# _) C% y/ y
4 z- a# b# A& g5 [2 q: M; M Kathy和Peter这一对ABC是很典型的追赶美国时尚风潮的华人子弟,他们的华人背景和整体的美国文化混成一体,而照温妮的话说“更注重现代派,比较开放,非常舍得花钱。”不过“有点脱离中国文化”。 $ E: L" d+ O' u( h. r( o! p
: l- g, B1 r3 @" b( E1 ?
在摄影上,他们完全以外景和结婚当天的内容为主,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那座古堡的布置上,“所有的一切都要大气,都要最好和名牌。”这就是Kathy的要求和心态,而且有些东西非贵不买,便宜的不怕是假的,反而是怕质量不好丢了身价。不过他们的照片却是所有东西都要“大”之外专门要“小”。原来是越小的越贵,也越精巧。相比之下一般华人基本上是婚礼上什么都要小,都要便宜,唯独要求照片要大,动辄就要放大的照片是30*40的。
0 e' v" a3 z+ j" g$ _" J9 \3 k9 v, g5 e+ o/ L+ W& o
专门搞婚纱的Mae评价,ABC们比传统的华人能更多地去挖掘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会去选择一些设计很大胆的时髦礼服和婚纱,这一点和到她那里的美国顾客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她也提到,这些ABC都不约而同的会选择一件中式服装,不管是旗袍还是唐装。 4 l- D- C/ ?* {% B6 C
7 k6 G6 L; k- E: z. D; k
吴凯伦和陈志欣分别有十分美国化的新娘聚会(bridal shower),以及告别单身聚会(bachelor party)。都是自己的好友为他们自发举办的,其中她的三个伴娘陪自己度过的整个下午,按摩,修甲,做保养,为结婚做了许多准备,让她很感动。他俩相识五年,去年6月订婚,凯伦说,除了结婚戒指外最特别的礼物是收到了男友长达五分钟的情诗。 ' x# d3 j1 e: Y; C+ A7 _! u0 S
d9 V3 S5 a6 F2 D
异域风俗比对:钻戒VS烤乳猪 / R. i; O0 \- _; \/ u. a
, [6 n) N# D1 J D% K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欧美人士和一些ABC都把钻戒看作是求婚,结婚的信物,而一般来讲华人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反而更看重一些传统的风俗和代表亲情的内容。 1 R e7 C+ k7 L6 w. m8 R. {, n
' g7 [) T* E& V# B+ {# U
喜宴堂的燕姐介绍,中国,柬埔寨和越南华侨在迎娶新娘之前都要送很多聘礼,这其中包括红枣、花生、莲藕、栗子和烤乳猪等有讲究的东西,分别代表早生贵子、藕断丝连、母亲的心头肉。其中烤乳猪和大陆离娘肉有异曲同工之效,都代表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娶走后要给以补偿。这可能让举着钻戒单腿下跪求婚的新新人类啼笑皆非,不过这其中代表的心情和期望是华人老辈认可的情节和不可缺少的礼数。在美国也有将喜酒和结婚相册寄给不能前来参加婚礼的父母,漂洋过海表达儿女情思的做法。
3 y3 o6 o- x& r# j
# ]6 O: |3 [6 `# T! C 中式的传统,美派的花嫁,不过说到底还都是华人的婚礼,多多少少的融合交汇与同化异化,都让人看见幸福新人的甜蜜。5月前的一天,一位华人先生领着没有梳妆打扮的妻子走进牵喜影楼,找到悄悄订好的拍照单,告诉妻子这是送给他们结婚20周年的礼物,浑然不知的妻子蓦地喜泪涟涟。拍完婚纱照,大家都诧异他们怎么那么多造型独特的照片都不选,偏偏要放大一张没有什么动作傻对着的照片,他们说“看我们20年了,还能这样相视对望!”原来傻傻的笑容里是他们相视的痴情和爱意。影楼的人们都说,管他传统的,还是洋派的,华人的新婚夫妇20年以后都有这样的感情就是足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