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9870 W( R3 {: t7 R, ]" L$ S
' q- g }6 f4 q8 e4 C" d# |十馀年来,电影观众一直相信,詹姆斯.卡梅隆执导《铁达尼号》的票房神话永不破灭。2009年冬季,《铁达尼号》终於遇上把它撞沉的冰山──《阿凡达》(Avatar)。0 s, m' m" q- P, Q" G* Z% q' R! M) z
- D6 h( K5 |% j- r/ O这部3D钜制,也是由卡梅隆执导的,於去年12月开始,全球上映,好评如潮,成为有史以来北美乃至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也是首部票房超过20亿美元的电影。今年(2010)开春,《阿凡达》先拿下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紧接著又获得9项奥斯卡奖提名,最後获得了3个奖项——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
9 Q* D$ o, B$ K2 K3 }7 Y* y z( N7 h. ~1 {/ a
《阿凡达》全球卖座,掀起一场方兴未艾的3D革命,甚至还带来政治冲击。由此角度看,《阿凡达》现象,已超越一般电影娱乐的层次。" O5 x( V) A: o, T0 s4 X/ v
" F0 k2 u1 C$ ]5 d; \$ J故事梗概
- E3 F& f" Z, F7 g( L0 z: T8 b' g, \% a- C- N
《阿凡达》是一部生态科幻方面的史诗式电影。电影设定在公元2154年,当时人类RDA公司(Resrou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资源开发管理总署),正在南门二恒星系的潘朵拉卫星上开采珍稀矿产。人类的扩张,严重威胁了当地原住民纳美人的生存。
. H* `( n* Y, B* q! C: R( V4 g* Y
0 l5 U, f/ I& W7 q/ ~8 d9 O人类科学家们使用纳美人和人类的基因,制造了出一种合成人——阿凡达。 “阿凡达”在梵文中,指的是神只以肉体形式出现时的化身。在这部电影中,则是指人类通过基因联结,以精神的方式进入“阿凡达”,对其进行控制。2 B6 V6 J& i) W2 J
6 ]" u2 _' b" Z9 F) Y
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下身截瘫的杰克,藉著自己的分身阿凡达,进入了潘朵拉的森林。当他遇到野兽攻击时,纳美族人妮蒂莉救出了他,并把他带回“家园树”村落。杰克原本的任务是,提供纳美人的情报,最终迫使纳美人与人类合作。然而他却逐渐融入原住民部落,和妮蒂莉相爱,甚至後来奋不顾身地破坏RDA公司的推土机,以保护潘朵拉上的“声音树”。$ r3 \1 F4 f! L% A G
( z) p9 g3 `: ~5 P: J; eRDA对迟迟不愿搬迁的纳美人终於失去耐心,使用武装保安部队,强行摧毁了纳美族人栖身的家园树,杀死了妮蒂莉的酋长父亲及许多纳美人。杰克率领著纳美人,奋起抵抗。但原住民再骁勇,怎敌得过保安部队的现代化武器?生死关头,潘朵拉星上的野生动物加入战争,纳美人反败为胜。
# F2 Y4 r/ p) V# |, u2 T( ?
& i4 x. ]5 e+ T9 ^& C, h! c最後,入侵的人类被逐出了潘朵拉星球,唯有热爱这个美丽星球的人得以留下。至於杰克,纳美族人以一种传统宗教仪式,将其从人类躯体中,永久地转移到阿凡达身上,使杰克成为了真正的纳美人。2 q/ s# B. k2 V% @
$ y" a! O- m% @% T主题与灵感
3 B8 |0 ^6 W0 W5 } B' |( b7 V) s5 T- r# ]6 Y( }5 a( Q
导演卡梅隆将《阿凡达》描述为∶“一场饱含环保意识的老式丛林历险┅┅也是一场关於救赎和革命的心灵旅程。”他说他在电影中,“创造整个世界,包括由幻影般的植物和动物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及具有丰富文化和语言的原住民部族”。; |" U# A: f) @) ]% N" S
# m; _9 P8 `, h+ z( s卡梅隆表示,《阿凡达》和1990年经典片《与狼共舞》(Dance with Wolves)一样,突显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在2009年的国际动漫大会上,卡梅隆告诉与会者∶“纳美人代表了我们的大我,也就是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而影片中的人类,尽管也有好人,但整体上却“代表我们的另一面∶它会毁掉我们的世界,并可能把我们引领向阴暗无望的未来。”# v# V9 y/ B5 i# s* b$ t; t3 v6 g
E$ h, I/ u& Y, E. N: n
贯穿《阿凡达》全片的真言是∶“我看见你(I see you)。”男女主角不仅一回地向对方宣告∶“我看见你。”片尾强力放送的歌曲也名为“我看见你”。作为观众,究竟我们可以从《阿凡达》这部电影,“看见”些什麽呢?且看笔者试述∶3 j+ n0 p' A& W2 E; R
6 W& I/ d$ Q( c9 `: E+ Y! A
* 感官之见
& N8 q5 M( B" b# y( I& J$ w6 t5 u5 E3 v6 Y; x8 T, L7 z
卡梅隆原计划在1997年《铁达尼号》摄制完成後,就开始制作《阿凡达》。但当时的电脑动画技术,还不足以表现出他想像中的场景,所以他选择等候。这一等就是十馀年。) C- ]0 l7 c) v$ S( X, k
& s: ~' e0 z* L) {因为在立体视觉上的诸多创新,这部电影被誉为电影制片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影片中的潘朵拉星球具有令人屏息的景观--原始森林有南美雨林的影子,而电影中云雾缭绕的悬浮高山,灵感主要来自中国的黄山。从专业影评人到普罗观众,所有在戏院里观看了《阿凡达》的人,都深深为这个奇幻美丽的潘朵拉星球壮丽景观所深深震撼。1 N. O: o9 ?; L# V" W, s
3 j- {. x( P6 Q) ~0 o
人的视觉接收,与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和接纳息息相关。当《阿凡达》以尖端科技重造天地时,崭新的感官经验,会不会进一步养刁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视听享受?若是人愈来愈沉醉於虚拟的满汉全席,会不会拒绝吞咽现实里的苍白和粗砺?* l: S0 Q( Y- l8 x: n! t
+ g3 i- ~% f M p# Q# T$ g" n* 心智之见
( O$ E U7 o3 ~* A8 j2 C/ D( h, C2 f d# \
《阿凡达》里的主角杰克,远征潘朵拉星之前,是伤残退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当他藉著阿凡达分身进入原住民森林时,虽然视野大开,但思想上仍戴著大殖民地主义的眼镜。从殖民者的角度看,纳美人是未开化的土著,粗暴、野蛮。但从纳美人的角度看,杰克却如婴孩般无知,甚至,石头都比他“更有眼光”!/ o Y N+ a3 C/ [
, j# S1 Z5 d* c好在杰克愿意放下自我,谦卑学习。很快地,他被纳美人尊重万物、与自然和平共存所震撼。当他征服、骑上雷鸟时,不仅身体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更在头脑中抛弃了殖民地主义的有色眼镜。当他用长辫的神经末梢与其他生物联结时,他心灵的眼睛也开启了,学会了与自然相通。
: N$ E. R& X2 c9 f5 m5 l; u0 }4 Z* g# a3 |7 q$ D! W4 E- o( U' e3 x
高高在上、充满优越感的征服者,与“落後”的原住民产生矛盾、冲突,这是世界历史持续上演的情节。面对“非我族类”,我们要如何才能有开阔的眼光,看见彼此文化的异同,却不自以为是,强迫推销?在异文化里,如何能有效地传福音?在今日地球村、明日宇宙村里,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e/ i3 B1 T* n. B" K& w; ?+ E
7 E% u7 w" y3 i5 D
* 情意之见
0 H: n2 P* K2 D. X
) p# U- q/ |! x8 O在卡梅隆上一部钜制《铁达尼号》里,穷小子与富家女的跨越社会阶级藩篱的恋爱,深撼人心。如今《阿凡达》中杰克和纳美人妮蒂莉的爱情故事更加传奇。他俩来自相距遥远光年的星球,人种、背景、文化、语言、价值观┅┅存在著一条条的鸿沟。当他们在关键时刻,对彼此说出“我看见你”时,他们是用心灵的眼睛凝望对方而相契。! L! |; s) Z7 G
7 Q8 C4 ~6 u- ]$ @2 a《时代》杂分析,为何《阿凡达》的票房势如破竹:不仅是因为影片涉及当红的生态议题,或特技效果登峰造极,《阿凡达》也述说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爱情是人永远的渴望!恋人常常在彼此专注的眼光中,更深地发现与完成自我。% S2 O' M0 x% s) O! l9 W/ x; g
! I. G7 [+ O: f2 v
回顾我们的生活圈,我们也一直用爱的眼光,凝望神赐予我们的伴侣和家人吗? 或是我们在现实里,罹患“爱无能”病症,只能在银幕上寻找替代假象?( h: W3 P+ b- \% \
, k# ?" V! {' A* 灵魂之见
4 {5 o8 R8 L- z2 ?, s
4 h1 W* M$ n+ ] k《阿凡达》里,纳美人信仰伊娃“Eywa”。伊娃掌管万物生死,联结潘朵拉上的所有生物。纳美人灵媒能和伊娃沟通,并透过各种舞蹈仪式进行交流或庆典。纳美人认为万物必须互相尊重,而生命没有所有权,只在有生之年有使用权而已,所以纳美人死亡後,身体必须归还大地(将身躯葬在圣树根部),并以祭典感谢伊娃的恩赐。
2 ^7 d I _1 k% E6 J; A( G, m
* q' J3 H* ^# _* @2 L《阿凡达》呈现的宗教观,既是土著宗教,又有著浓厚的新世纪泛神主义气息。所以《阿凡达》里的众人,虽然拥抱自然,尊崇万物的生息,却与独一真神擦身而过。当杰克在异星球猛然睁开双眼,睁开他的感官、心智、情爱之眼时,他灵魂的双眼,仍然在蒙 黑暗之中。而全球的电影观众,从绚丽无匹的视觉震撼、惊天动地的特效场景中渐渐平静後,其心灵,究竟能从这部数亿美金催生的片子里,得到多少启发与满足?人们的灵魂版图上,又长出什麽样的花草树木呢?) u3 ^) P2 `: b+ P6 Q" u' m. O
+ }! K; N6 m% c$ e8 r9 O" d$ ?结语) a& b+ h5 g: n' C
9 k1 E' z( E& [3 ?
当我们的感官,在一波波3D电影里目不暇给、耳不暇闻时,我们灵魂的眼睛,是否依然看不清那座创世以前就存在的哈利路亚山?若是虚拟数位世界的迷幻光影,强夺了人们对真实天光云影的感知,将有多少人的世界,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迷津?
9 y$ S& D- x# z; |
! r: x2 E8 S. [ P法国作家普鲁思特(Proust)曾言∶“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在於找到新的风景,而在於拥有新的眼光。”(The real voyage of discovery consists of not in seeking new landscapes but in having new eyes.)
, q% `4 r) ?6 u: I k7 ~; ?9 k/ W- c- C- H* h9 H+ o
《阿凡达》以人类科技与想像开拓了新的风景,但唯独那些谦卑寻求恩典的人,蒙神赐下新眼光,才能开始灵魂的发现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