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播放器已越来越多,选择一款多功能绿色播放器,实在不容易,其实要真正去寻找也不是件难事。如MPlayer 它就是个好的媒体播放器,资源占用率极低,支持格式极广、输出设备支持极多,同时更为诱人的是它可以让VCD 上损坏的MPEG文件播放更流畅!
, M$ N5 N6 F& z3 \6 N3 S3 V
# [" i J9 d: D一、支持格式多
% Z# U) [! U, }7 [9 t- | rMPlayer 支持相当多的媒体格式,无论在音频播放还是在视频播放方面,可以说它支持的格式是相当全面的,完全能够胜于有名的”豪杰超级解霸”。
1 E' L# i" F6 n# h, F8 S视频格式支持:MPEG、AVI、ASF 与WMV、QuickTime与 OGG/OGM、SDP、PVA、GIF。
8 t; R6 d3 \ ^( V/ @音频格式支持:MP3、WAV、OGG/OGM 文件(Vorbis)、WMA与 ASF、MP4、CD音频、XMMS。
/ z8 r( X+ e6 R由于它支持播放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比较多,这样一来用户完全只用选择一个播放器即可。笔者曾在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时,听音频文件一切正常,但再用它播放一些视频文件时,它却弹出不可识别的格式,使我不得不再安装其它的视频播放器。所以说有了它就不用再安装其它的媒体播放器啦!+ ~) N$ L2 B! ^# e- u5 P
3 t1 F) d' G4 T% I二、支持输出设备广$ g' W, @: q! u3 ?6 p8 m9 h
MPlayer的另一个大的特色是支持广泛的输出设备。它可以在X11、Xv、DGA、OpenGL、SVGAlib、fbdev、AAlib、DirectFB下工作,而且你也能使用 GGI、SDL(由此可以使用它们支持的各种驱动模式)和一些低级的硬件相关的驱动模式 (比如 Matrox、3Dfx 和eve gold、Mach64、Permedia3)!它们大多数支持软件或者硬件缩放,因此你能在全屏下观赏电影。同时,MPlayer 还支持通过硬件MPEG解码卡显示,诸如DVB 和DXR3与Hollywood+。支持匈牙利语、英语、捷克语、西里尔语等等,韩语字体的清晰放大并且反锯齿的字幕,可以说它在这一方面堪称一绝。
' q8 E. S* d1 j$ O" p! m% N+ n
4 t7 U5 \: E5 V1 a1 r! j: |三、让损坏的MPEG文件流畅播放
. F/ b, S% \% a4 C8 C这一特色应用,让笔者更是亲有体会,笔者有一张年代已久的破损VCD光碟,在其它播放器上播放效果极差,但是使用MPlayer播放器,它能够稳如泰山地播放被破坏的 MPEG 文件。不仅能播放VCD中破损的MPEG文件,同时还能播放连 Windows Media Player都打不开的已被损坏的AVI文件。甚至,没有索引部分的AVI文件都可播放,你能暂时重建它们的索引或者用MEncoder永久重建,使你能够在影片中搜索!稳定和质量都比较好,而且它的播放速度也很流畅。7 D* G8 m5 l" _ x4 U
总之:想在低配备计算机上流畅播放XviD/DivX不是梦!
: P! h0 z) G8 Q, w9 \6 M% S0 }* Q, y _4 c6 x7 r
Changes in 2010-01-17 (Build #67):
9 a! k- v" \: ], Z* }8 H% N! {
* l: q y' _' M; J* t) |* MPlayer on Win32 by Sherpya, SVN-r30322 (2010-01-16)
2 u* t0 _2 k/ h; f& q, r
2 }% _7 q6 _+ X3 j( w6 M; n# B* SMPlayer front-end by RVM, v0.6.8 (SVN-r3392): ?1 X! ~& q% @# m- c" {" A; k# {& A
' Q. A* x, J' i3 S& t
* MPUI front-end by Martin Fiedler, v1.2-pre3 (Build 38)( W1 s5 K5 P% c* ~% u3 ]2 Y6 Q _: {
/ l4 p+ @9 X% Y# `
* Binary Codecs for MPlayer (2007-10-07)9 z* V6 J5 R# X n+ m K
4 t7 J' V, v2 z' ?3 ]; M* Installer created with NSIS, v2.46
' W( S' C4 ?- W! a; u0 V' ^5 M/ m! E; f+ p, G: R. `# u/ X
下载:MPlayer 2010-01-17 (Build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