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6|回复: 7

心灵鸡汤-夫妻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夫妻# m" R! U2 ]9 d# h; g7 k- F
她比他小20歲,嫁給他的時候,家鄉的人都以為她傍上大款。只有她知道,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男人。
$ M3 l* q  s( [: f/ `( I9 v1 k$ l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又黑又醜,一口黃牙。媒人當初可沒這麼說,只說是個過日子的男人,就因為家裏窮給耽擱了,一直沒找上媳婦。那陣子,沒找上媳婦的都去。山區找,有四川的、山西的、湖南的……花幾千元就可以找來。那男人也托人帶一個回來,這就是她,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 & z  B* P2 H/ ]0 I: I, L
' j! H. v6 V. s" H0 J7 @& M
  媒人說男人富著呢,靠手藝吃飯。女人因為急於逃離那個家庭,問都沒問男人會什麼手藝就嫁過來了。過來後才知道,他的手藝就是在外面風吹雨淋地修鞋,再加上男人長得醜陋,讓她有種上當的感覺。回去,已無退路,婆家人叫她喪門星,說是她剋死了丈夫。 # c, r( {% Z; e/ F' E3 ^& i) N
& `, E2 W# y" B7 D
  再婚後,男人很寵她,隔三岔五給她買些小玩意來,一盒粉餅,一支口紅,幾串荔枝……她長到30歲,從來沒有用過口紅,更不用說吃荔枝了,很快,她就覺得自己比楊貴妃還要幸福,吃荔枝的時候,男人不吃,只是傻傻地看著她吃。她說:'你也吃。'他說:'我不愛吃它,看著你吃我就高興。'後來,她偶然上街,隨口問了一下荔枝的價格,嚇一跳,竟然要20元1斤。她的眼睛一亮,他怎麼可能不愛吃荔枝?他是捨不得吃呀。
0 x% \$ i! X. ^2 Q# Z: n+ d% W& J0 `3 J! @; T. M8 y) V
  她更加疼他,早晨早早起來給他做飯,晚上做好熱乎乎的飯菜等他回來;冬天的時候,男人在街上修鞋,一天下來,凍得全身冰冷,女人就把男人的腳放到自己懷裏暖著。男人也很知足,說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才會娶到她,他為什麼50歲還沒有結婚,就為等她唄。說得女人心花怒放。
6 e, z" r3 Q  R. q/ v# |2 ^  女人見男人每天那麼累很心疼,她說:'給我買台機器吧,我和你一塊修鞋去。'男人不答應,說他掙的錢足夠養活她,可女人認真了,偏要去。於是街上總能看到一對老夫少妻在修鞋,兩個人緊挨著,有鞋修的時候,兩個人就一起動手,空閒時,就有說有笑地聊著。冬天刮大風,女人的手都凍紅了,耳朵也凍得青一塊紫一塊,這時,男人買來一塊烤紅薯,紅薯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男人剝開,用嘴吹著,卻不吃,9 \. G  u# v4 A6 K' C  o
他把紅薯放到女人嘴邊,女人幸福地咬一口,又吹一吹,讓男人吃。他們一人一口地吃著,好像享受一頓美食,好像吃著愛情的聖塔。
0 G" ~+ e7 X4 j8 g3 e5 `9 y  有一天,男人對女人說:'總有一天,我會走在你前面。'女人就哭了,說:'那我和你一起去。'
5 x& E+ H( z1 K/ ^8 ?9 \$ w  男人說:'不行!'然後男人又說:'我們現在的錢還不夠很多,再掙幾年,給你養老應該沒問題。還有,我給你在地裏種了500棵樹,等有一天我去了,你也不能動了,那500棵樹也長大了,我相信它們能夠養活你。' 6 p8 V5 u$ e9 K4 g
  女人撲到男人懷裏哭了。500棵樹,那只是
, s# G5 p# a2 E6 n. l% S; u500棵樹嗎?這一輩子從沒有人替她這樣想過,可這個男人甚至為她想到老年,她覺得這輩子真是值了。現在城裏人興什麼夫妻樹、愛情樹,而她的男人給她種的樹要比那些樹珍貴一萬倍,那是一片夫妻同心樹。
4 B  N8 v: {7 v2 c) R0 J* C5 V/ ?8 ]: m4 t& ?/ @; K" q

( @* G+ w, t0 l1 F! ^; j: ^4 z+ f( S5 W' M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得失1 b! f6 m5 Y8 v" f1 X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 T2 {7 x& L# r! Z+ V$ a) q# P9 k. U/ ~/ t  \( U  B3 D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 C6 f# T4 Q9 S* ~& ?( x% O3 `% K* E$ T9 k( {0 `, L* x/ t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转帖)
/ g% ~& c8 \2 n9 [( ?# S7 h: a' n. Z. o) z) L

) y. r9 O' i# v& k& B5 J9 @
3 R4 O6 r* p$ P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要常常低头,放下身段,千万要记取这个痛的教训,将带给你不少的利益。”1 C- k# b5 v4 A- e5 p

1 e6 J* `9 U* {' [9 l, |% x) r! L; n" h& f& m' n0 z

5 g  V' ^; T+ H3 r# F4 d3 f" F富兰克林牢牢记住长者的教训,从此把“低头、谦逊”列入生活准则。20岁时,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虚等著名的13训。学会低头,对他成为一代伟人不无帮助。   
' N( q8 \9 o7 j# u) r' X6 s! t
& z5 [" L: E, ]% K  }4 z7 G+ t$ V
" O2 O7 d& `& M6 b3 I$ T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0 w; T0 R, M  |. C/ q+ F3 ~. W% F6 T( M) [1 ?
7 V5 n2 V! M7 L* a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他的低姿态,后来为他立了不少战功。    ' i" z" e9 r( p# E! T( s4 ]

: b* _8 C+ f( N$ C- U2 M  C/ e+ e9 ]  M: y
古有明训“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正的强不是用强,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行事能低头,事情会更顺畅;低姿态可避免嫉妒障碍。放下身段才能与人和平相处。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夫妻恋人之间的“错爱”2 c& e( q  @0 w, e6 |) y
  什么叫做“错爱”?  U1 T  z3 v$ J/ q' c  x
  平常容易发生“错爱”的现象有哪些?“假爱”与“错爱”之间有个明显的相异点,“假爱”有明显的不良动机和不良的居心,而“错爱”没有明显的不良动机和不良居心,甚至很多“错爱”的出发点完全来自于善心善意、慈悲好意。
% p3 y( ^) E' W  为什么来自于慈悲、善心善意的爱,会形成一种“错爱”呢?主要是里面欠缺智慧且含有很强的主宰欲,“错误的爱”最明显的结果,是导致彼此或一方很痛苦。因为“错误的爱”不容易觉察,我们每天很有可能犯的是“错误的爱”,但你却不知道,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很诚心、很诚意的在爱,诚心诚意的为对方好,但是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为什么对方有那么多痛苦的脸相?或你虽然为对方好,但是却让你感觉痛苦、挫折和沮丧?也就是说,只要彼此一方有痛苦,都值得我们静下来剖析,到底哪里错了?这里面隐藏有“错误的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_8 C5 b  D+ ?  一般人“爱”里面有善、有恶,有正确、有错误,有很多的情况,让你产生痛苦,而对方也被你爱得很痛苦。因为我们很多行为,常常是处在不清不楚的情况之下,用自我意识去做,没有尊重对方的需要。5 f" {! M/ i; Y$ @7 d. C6 G, O: ]
  夫妻之间的“错爱”有哪些型态?
! l7 j' N7 `, c3 a  现在解剖男女、夫妻之间的“错爱”。很多人都会跟另一半讲:“老公!我爱死你了”或“老婆你真好!我真的爱死你了!”几年后,最初那个爱死、很迷人的,对话却变:“拜托你让我呼吸,我快窒息了!我快被你爱死了!”为什么?男女、夫妻之间很容易犯的“错爱”有哪些?有的自认是修行不谈结婚、不谈男女关系,但还是一样,很多是表相不同而已,本质却是相同。; @; Z* t" x9 I+ l0 |
  第一种是把爱当作一种交易,我付出多少,也希望对方回馈多少。太太很爱先生,但她也期待先生要以相同、等量的方式来爱她、对待她,这种把爱当成一种交易,我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这是错误的观念。
5 G* ]/ }7 c3 C' @$ K& R: M* i  {  第二种讲得很好听“己所欲施于人,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我听xx法师讲的法这么好,希望别人也能听到,就把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热心地要别人全盘分享,并且不是分享而是全然接受。你背后有很强势要对方接受,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己所欲施于人”是不错,我很好心、很好意,但是背后有一种强势要对方接受,这是第二种错误的爱。
7 W, ]7 ~# `* I2 E8 X3 v* I6 m  第三种是爱里面有很强的抓取、掌控和主宰欲,“爱”含有很多的束缚、缠缚,也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在苦海里面相缠缚。这个“相缠缚”主要力量,就是错误的爱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抓取、掌控、主宰,不光是男人,女性也一样,你很爱先生、很爱对方,但是背后有你的抓取和主宰。, \, }, ^! x/ h- _
  第四种错误的爱:是我们表面上说爱对方,事实上是要对方来爱我。其实爱对方只有三分、爱自己是七分,我们是透过爱对方的情况下,来加强巩固自我。这是一种比较深度、露骨的解剖,你不要说自己没有这样!我不可能!只要静下来自我分析,你爱对方的成份里面,内心是不是真的想让对方更爱你?因为你有不安全感,你是要对方来保护你、巩固你。
/ @6 @) k. `. P; X  第五种错误的爱:认为爱不必说谢谢。以为夫妻的感情很好,相敬如宾的话是多余、是不需要的。认为对方帮我是义务是应该的,夫妻之间有责任、有义务就是这样,在这种心态下,需要对方帮我们做事,通常是用命令式,而不是以一种邀请、尊重的心。认为对方帮我们做事是理所当然、应该的。像这样欠缺感恩、尊重,也是一种错误的爱,这样没多久,爱及感情是会褪色的。
2 r, D/ \& }! S$ x+ n7 k3 z  第六种错误的爱:是把爱当作一种投资报酬率来换算。如果你觉得投资报酬率是远高于我所期待的,就会觉得好高兴、好幸福!像是活在天堂里!但是如果当你发现爱的投资报酬率远低于自己所期待的,或觉得血本无归时,很快的,就由爱生恨,然后要求对方“把我的爱情还给我”,就会常常唱那一首歌。最初是用唱的,最后用讲的、后来就用骂的-“把我的爱情还给我”。但是不知道怎么还给你?这种就是当你的预期跟投资报酬率有很大落差,你就会由爱转恨,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爱。* T" o3 r/ B% J1 r% p3 @5 `4 X
  平常没有冲突,就深爱对方——爱你入骨!一旦有利害冲突,就非常痛恨对方,甚至恨之入骨。表面上爱得很深,有一天当因缘条件情况变化,有可能变成伤害也很深。大家可以静下来深思、检验,是不是伤害你最深的人,往往也是爱你最深的人?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同时也有可能是“加害者”的角色。你认为自己很委屈,但是有没有看到对方或许有可能比你更委屈。所以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爱——爱的背后隐藏着恨,这就是佛教所要破除的“错误的爱”。, z* N* h2 J9 C0 [, K
  有一种爱是心量很狭窄,自己得不到,也不愿意让别人得到。对方觉得跟我在一起没有幸福感,我不能给他幸福,但是我也不愿意别人给他幸福,认为爱他就是要对方在我身边,他是属于我的。这种心量狭窄的爱,里面有很强的自私心、占有欲,被你爱的人会很痛苦,这是第八种错误的爱。当你很爱对方、常常要掌控对方,而且当发现对方没办法让自己掌控之时,爱马上就转成恨。
# e: \; m) h, x% o# m* c& S  另外,自己的心灵不够成熟独立,内心有很多的恐慌和不安,所以需要一个伴侣让你依靠,而所依靠的这个伴侣,你是透过很强烈、很黏腻的一种爱在爱对方,这种依赖、抓取的爱,就像“麻糬”一样很黏很黏,造成彼此都很痛苦。自己心灵不够成熟,而所展现出的是很黏腻、很缠缚的一种爱,这都是属于错误的爱。
/ W1 R4 W% j+ y  “错爱”跟“真爱”的区别?2 k. E; l! h6 D& p! p$ B$ V0 w
  “错爱”跟“真爱”之间的区别在哪里?“错爱”是有条件、有所求,你付出多少就想得到多少,所以错误的爱很明显的是有条件、有所求。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无所求,但是要做到这个境界很不容易,需要下功夫去闻思修,需要心灵的成长。
. ~6 p6 X; [" m7 N6 Y% Q$ _  “错误的爱”有很强的主宰欲跟占有欲,而“真爱”没有主宰欲和占有欲,他自己喜欢自由,也给予众生自由,充分尊重每一个众生。
$ j$ \5 K! M7 L. \3 w# x  “错爱”里面含有很强的我所、我的,“我的”观念很强,而“真爱”所展现出来的是无我、无我所,没有那种“我的”观念,不会把小孩、把另一半当作是私人的财产。他是用平等心来对待家人,平等心来对待属下、员工,用平等心来尊重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爱。
& G$ y$ D- ?' D; A' T; J  “假爱”、“错爱”里面都是隐藏着恨。当你付出很多,而没有得到你预期所要的结果时,很容易就由爱产生恨,“真爱”里面不管再怎么样都没有恨,爱就是很单纯,不管你面对任何人,他就是没有任何的嗔心,这就是真正的爱。
  L% `4 p1 W# l. I5 U4 v0 {  r) w  错误的爱会相缠缚,是一种相依赖、相缠缚。你爱对方,也要对方来爱你;你要缠住对方,也要对方来缠住你,这会导致痛苦、忧悲苦恼,真正的爱没有任何的缠缚,他自己喜欢自由,也会给予众生充分的自由。他自己希望解脱,所以也不会去缠缚众生、束缚众生,将心比心,我不希望自己受缠缚,也不希望去缠缚别人,所以那一种爱里面是很纯然的、没有束缚,这就是真正的爱。
+ `* D& O9 [8 F/ n8 @  错误的爱有可能你是很有慈悲心,出发点也是善良、善意的,像那只猴子要救度那条鱼,但是你不知道你的慈悲、善意,却害死了那条鱼,这就是错误的爱。它有慈悲但没智慧。真正的爱是有慈悲、有智慧,这就是佛教所强调智慧的可贵,行菩萨道很好、慈悲心很好,但是不要忘了,要建立在解脱道上,真正的菩萨道是建立在解脱道上。真正的慈悲是跟智慧相结合,真正的爱跟智慧结合起来,就不会有“假爱”、“错爱”。
. r8 A  F5 s7 T$ K3 R9 \  “假爱”与“错爱”有一个很明显的情况,就是结果会导致自己痛苦,或是对方痛苦,或是彼此都痛苦。而“真爱”就没有这些状况,“真爱”是当事人本身很快乐,一样不会带给所爱的对方痛苦,也不会带给众生痛苦,错误的爱会导致痛苦,真正的爱是带来幸福快乐、解脱自在。/ c7 m2 [0 ~. x/ Y# [& j$ w9 h
  什么是“真正的爱”?9 c8 ]: R" \& r5 U0 r
  真正的爱像什么?真正的爱就像冬天的太阳,给你温暖、给你生命的动能,但不会主宰你,甚至让你感觉不到真爱的存在。真正的爱就像和风、空气一样,给你生命中不可欠缺的新鲜空气,让你的生命能够活着、蹦蹦跳跳。虽然你不知道感恩空气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但是空气还是一样照常吹拂,而且无怨无悔,这就是真正的爱。
+ {* u7 q2 |4 n  真正的爱像我们共同母亲——地球一样,承载万物、长养万物,功成而不居,任众生奔跑、任众生践踏,众生很少或从来没有向这位妈妈说声:谢谢!但是这位地球母亲,她照样无怨无悔,默默的奉献、养育着我们,这就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像虚空一样,包容现象界的一切,也接纳众生的贪嗔痴与我慢,真正的爱带给你安祥快乐、解脱自在,让我们大家一起互相勉励,实践真正的爱回馈这个世间,实践真正的慈悲回馈这个世间。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转). E' z/ N7 {4 {# A, {- O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做好”的是儿女3 e& g& K9 V' r# g% f9 f( I. g, S
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下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 Y. v2 z1 U% R! C

* x2 I+ A4 Q$ u/ l* Z9 D: ?) Q那个说“粥烫了”“菜咸了”的人是儿女
; U1 {2 l" J$ u5 [那个哪怕就一点儿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2 D. O" ]3 q# {5 w) s0 T7 h
8 |4 s( Y- C1 b& v, a, p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 W7 l5 F1 I. R- h8 U# n4 K  a4 G- x
那个洗衣打扫累了一天再“陪读”的人是父母7 k- c( j, V) l

: ^, ^. H9 W0 g) v# N3 T(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
5 R: w9 f2 w0 I1 H2 t/ _& R那个省吃俭用,却从不在教育投资上吝啬的人是父母
! q! j% D0 y# V- D: _- U( @, L6 o/ R) @& z/ I# c
那个记不住家人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学朋友的人是儿女
$ ]5 K4 @2 p4 s  F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 ^8 X6 ^& Q0 T& @
* T, y% X+ Z5 }
那个早上懒床,还不停抱怨家人的人是儿女% s# h9 ?. I( i  O* ]$ Y
那个深夜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4 G- s. F% c% T- G$ ~9 m4 v, W0 E
3 r# L) Q% ^7 ^- \- t那个受了一点委屈就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慰的人是儿女) E% j# T9 p& H" f7 c' S
那个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强作欢笑的人是父母1 o' g0 B; t4 c4 o) X
, b9 i8 M" J& j$ f9 t8 C1 n
那个总以作业、工作为托词,很少回家打电话问候的人是儿女+ S6 k) O: N8 e; J  W9 u0 U
那个电话里嘘寒问暖,总为家人牵挂的人是父母. J! o# i6 F- v

3 |2 q$ v, f% Q3 ^那个一开口就将家里的积蓄“借”走,然后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儿女3 i# r7 ~2 F; F. y4 k: S
那个劳累一辈子,到老还住在破旧小屋的人是父母
2 d* }5 e! i; t9 B
# f) k5 Z+ g: b4 {那个总羡慕人家有钱,嫌自己家寒酸的人是儿女) O  F* Z1 {1 O
那个退休还不“安分”,起早摸黑挣钱的人是父母# k; r" H* \- c4 d+ ]

4 P& k* S6 C2 B' D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朋友聚会,却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
( x1 i$ F4 f) L5 C; h+ l  _' [7 k! f那个只有看到亲人就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 t$ d. ~8 v: f3 v$ A# `) P$ E! I4 i( O
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儿女
$ R: s) x. K% @2 ~9 I那个为了儿女操了一辈子心,老了还得帮儿女带小孩的人是父母' S) c3 Z/ _( h& v2 N$ b
& ^8 F: L. x8 n0 ^: m* Q
那个喜欢将爱挂着嘴边,却很少付诸行动的人是儿女: y. \0 e2 G9 ?( K+ J
那个从不把爱字说出口,切将爱播撒于生活每块土人中的人是父母" _; `, e6 l9 \5 ]) v; g; w1 v
! y, y7 j; ^! N3 s$ T  h$ O" R
爱,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父母和儿女的区别所在。或许,只有儿女成了父母且慢慢变老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爱,并将其付诸于生活的点滴中去。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咸也好,淡也好(摘录佛教美文)
  e( m# M& J2 m$ P1 [/ h0 F6 v9 D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 z0 f/ _1 Y9 `3 w# t; J' B: j+ R" u5 t  X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 k' k6 v0 G8 u! v  H9 R9 a* ^3 ^2 b$ w, M8 ]- D5 k! a
   他茫然的望着我。
2 [8 p. _  ~+ z6 C0 C+ p3 m" ^9 n/ m  ?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呋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8 X# ^# L7 R" j! x2 ~, p8 n) i- w5 e  ^; X' T
9 z8 k/ O: a3 L6 s7 K4 ~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8 O/ t, h  Q; ~- j9 }3 H$ T
; G6 a9 q2 C9 m! ?9 ^" W3 u, j& ]  b5 @' s+ Q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3 y7 f% N# `, G2 |* T3 g6 t5 c; A% R, {

, T/ b; w) Z! ~0 _1 R   幸好,人生有离别。) K2 B! L( N2 j2 A- i: a5 E/ D! f

% T# G2 T- Q% A/ r& ^' l
0 ^7 O/ X7 M' R' w  V4 Z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P) T6 p- E- E: e. A9 R; V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M3 }  H# J" n- w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 g8 r' H! a% k7 |( z2 U# j! M0 l+ I' S( ~/ W9 j

* W1 w. ~3 s7 F; }: |+ ^" q$ p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 q7 I$ u/ q  }1 b. J# ]2 {- r# V) @+ n- @4 I, L% P
) A5 v/ p: }# j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 {0 @/ V+ v+ |& R: o) T
  a  n: b+ ?  q& u7 `    夏丐尊不忍的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 Z5 ~* t1 g  u( u1 f
3 Q5 d: w0 ^8 x' P( X. d, F7 i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S. \: S% k; o8 W! o7 _  [
7 k$ S" U% _- }. _8 B; b8 w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 ]6 R. \' v6 X3 L/ G$ {6 j7 b! z, c" E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 h- k! m/ E+ ~6 T$ Y6 {' h& Z+ m4 r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丐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 c7 K8 \9 p9 _  h( o7 d2 X0 A( w9 v$ h( d6 s* |8 L& Z; \
: D6 R! N5 `- I. ]' O/ j& f9 e  x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 G3 A2 a/ S% J; U* {; F) P7 f$ ?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成有成的滋味。
0 J0 o6 L/ f* j3 ~; C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 i. j, m8 r0 ]
5 t: d: ]9 K2 s9 R$ y# T
" n* R; k( w0 v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刚刚第一段还没有完全看完.的确是恩爱夫妻.我如果找上老婆.估计故事是这样的:我引诱,威逼,哄骗她最后也走上修行之路.2个人共同访名山,拜大川.切磋长生不老之术.夫妻同修.做神仙画中的仙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 U' `* _; u- t% }8 l第一对夫妻真的很感人。: u! g( S' p  |
可是我自问自己做不到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6 03:44 , Processed in 0.12246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