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周姓华裔居民驾车时,其右倒车镜疑被TTC公交车在换线过程中擦碰,于是他一路鸣笛直追2公里左右,在公交车靠站之后,周先生与公交车女司机论理之中疑与之发生推搡,结果司机立刻报警,警方对周先生提出袭击他人的指控,失业在家的周先生因此惹上官司。 ; J- U8 P" W/ ^3 m2 h% }$ p @0 ^
/ d+ `* f+ m9 m8 h ]4 N
看到这个事件,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周先生太冲动,并且有热心人会立刻指出他其时应怎样处理才更合理,可是有没有人考虑到当时周的心情,周以往的经历对他那日举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女司机的霸道和无理,也是间接促成这起事件的因素呢? : b7 L7 W( k5 V* g# ]2 @! B* e) b
I6 O$ ^7 j. T- U0 e) i* K周先生要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懊悔当初的行径。然而已经晚了,他已经没有时间检讨过去,等待他的是一个头疼的官司。面对的是一个有强大后盾支撑,自我保护系统完善的团体,而他只是一个微小的且英语不是母语,没有多少法律知识,在这个国家没有多少背景的移民。 6 R0 E5 V' z9 e4 i } & a- m; e4 j& j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争执起因其实都是极小的,所以演变得越来越大,有一个原因就是双方都逞一时之勇,都不肯退让,且争执到了一定程度,为了解释清楚,也无法退让。当语言解决不了问题,而心中的不平加剧,愤怒也就转变成肢体语言,局面开始难以控制,意外随之发生。 0 b: u: I H- o. \6 ?! R6 p
: V: U. ]! K$ E$ `1 t律师告诫说,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虽然赢得官司很难,但周先生或其他可能面临官司或正在官司中的人,在过程中如何合理控制自己情绪则至为重要。此外,我更想说的是,作为移民,学习采取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是除了语言之外,另一个需要认真学习的课题。 ) i. I) E% M3 P6 {+ Z. R. M$ |9 I
+ Q# Z6 l8 Q; }; Q大家仔细想想,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和西人发生过冲突?有没有因为情绪激动而声音变大和语速加快起来,结果明明自己有理,却反被人冤枉和误解的时候?有没有原本不生气,最终却被对方的态度激怒,结果一反平常彬彬有礼,导致情绪失控的时候? " H1 x$ o Y7 n" U8 a' }) } O) K3 F9 I |' B: H. ]: U: s. f: q
中国人有些习惯不容易被西人接受,比如声音大,开车鸣笛,吃饭发出声音等,这些在一些人看来很自然的事情,在他们的文化中却是粗鲁的。有人问,为什么外国人到中国被那么礼貌地对待,而我们来到他们的国家,他们却不能象我们对他们那么宽容呢?我的回答是,对他们客气是我们的选择,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要求他们对我们如何。 % H, A# O) z1 U
8 [, F7 V. Y2 M& o" d
回到周先生的事件上来,从头到尾给我一个很喧闹的感觉,鸣笛两里,找证人与自己一起追公车,与司机理论,想上公车找乘客做证人……,都不需要诉诸公堂,在西方的文化下,他就已经未战先败,陪审团恐怕一听这前提,就已经埋下了对他不利的印象,带着这个偏见往下听,其审判结果的公正就不能不让人担心。 2 u3 k0 J+ l7 v, a/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