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2|回复: 0

★ 加中时报:选校择业 由谁做主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16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加中时报:选校择业 由谁做主- d+ g2 A) x, E; g+ B

2 E8 \, ^' A! ~) ^" B' S- h1 c5 p* i& w8 ^6 M# ?/ t+ P
来源:加中时报)圣诞新年过後,就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填报入学志愿的最後时间。每年此时,又有多少华人父母在整整一个圣诞节中,为了子女的前途而兴奋、忙乱、争执乃至焦虑。那到底由谁来做主?
, ~+ K' g% Q6 |
' H6 W, X0 ]( `虽说凭学习成绩,子女上大学不会有问题,然而对选那一间大学,学什麽专业,却成了纠缠不休的家事,甚至造成华人家庭失和的情况也不少见。亲戚朋友会劝选名校,或读医学,或学精算,将来就业容易挣大钱,也不枉为孩子移民吃的苦。然而,早已习惯以当地观念看问题的子女非但不领情,而且不屑一顾。理由是:上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选校当然由我做主。 & A/ H- ]+ P) y3 q8 ~* e( x/ l

' t5 f7 W! T3 ^0 K* {5 w  k5 M, l一位母亲的烦恼$ M2 G( @/ E; i, h2 j) U9 q# ~" z# C

# e; Z5 k7 v  c如今又到了升大学报志愿的时刻,想必已有许多家长遭遇了我当年的心境。那麽,上大学、报志愿,究竟该由谁做主?, @$ a6 i/ Q% G
, U! f+ \+ j6 N% d6 v
「想当年我们学什麽哪由你做主,来这里就给孩子一个机会罢,只要他对自己所学的感兴趣,学的快乐…… 」-多伦多大学电脑软件办公室负责人纪华动情地说:去年大学报到时,因为选校我与孩子争执不下,我希望孩子读华人公认的第一名校,而儿子却更看重所学的专业,我说大学有名气就业容易,儿子却笑我杞人忧天,说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工作不难找,而仅仅为了学校的名气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那才是痛苦呢。3 G% q. c8 [! l

( q9 p+ o& t8 i4 L当时,为了说服孩子,我特意打电话给纪华,想利用她的权威证明我的选校方针是正确的。可没想到最终被说服的不是固执的儿子,而是我这个「顽固」的妈。7 M& T( R: P; O; O2 g6 G  }
; f! i3 g- {. d) p; W* L: G8 l
纪华告诉我,当年他的儿子以9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滑铁炉大学系统设计工程,4年後又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可就在毕业那一年,这个曾让她觉得是吃「 工科饭」的乖儿子,突然异想天开要重新选读社会科学,声称讨厌了冰冷的机器世界,对人文知识更感兴趣。纪华说她当时只能用一句「像遭雷劈似」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为儿子4年的苦读心痛可惜,尽管当时她一百个不情愿,还是觉得读书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强忍不快,帮助儿子查找大学信息,最後儿子如愿地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律系。她说,当她看到了一个快乐自信的儿子时,才由衷地觉得当初让儿子做选择是正确的。
# X% d0 b- @  ?; p( M& t0 _5 f- u7 |! ]" s6 ~4 O8 u
纪华对我的烦恼很理解,她说,我们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能尽早立足於社会。可是别忘我们的当年,在我们那个年代,有谁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今天我们移民到此,说是为了孩子,那麽,就请给孩子这个机会罢,无论他选择上那所学校,选什麽专业,只要他对自己所学的感兴趣,就能给他带来快乐,孩子快乐应该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快乐。) R; b$ m1 S: M
0 Q5 C  q% @/ g9 |( r+ x
也许是纪华的话不无道理,但我还是在想,纪华给了儿子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她的儿子选择後来证明是正确的。那麽,假如孩子当初的选择不正确,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也该由他去呢?会不会因此耽误他的一生?
# A+ S1 \$ s5 m& s( Y
, H' T4 l2 p5 h1 p/ M! d「 加拿大选校不是一次定终生,这里大学门始终都是敞开的,从这方面讲,在加拿大选择高校的确有许多的优势…… 」 -多伦多教育局的华人督导巢余昌莉这样回答.
$ _1 e( `% x) |+ b
+ d6 a& u  A) z* J+ C1 e每年这个时候,巢老师都要应邀为华人家长办讲座,她从如何指导孩子填报大学志愿,到为个别学生做分析指导,尽量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大家,也就特别受到大陆新移民的欢迎。' ~: s! U- C5 p% z# d: K
) X0 N0 D# S; d" l$ ~
也许是多年受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新移民家长会不自主把这里的大学报志愿和大陆的高考等同起来看,因此也格外关注孩子的选校志愿,生怕因为一时失误而影响了大学录取。所以许多移民父母不惜花多些交报名费,多选择一些学校,认为多报一些学校总会更保险些。而一旦被多所学校同时录取,又踌躇不定,生怕因为一次错误的决定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3 j$ Z! w" R5 P! A: c! B
. r$ o6 |" l( {2 }在讲座会上,有位家长这样说,他的孩子到报志愿就要截止的时间,还是拿不定主意,选医科对将来做医生不感兴趣,选工程又担心学业太重不好读,选商科恐怕毕业後不好找工作。
2 ]( |0 l' @  J  f# I' M( ]4 M6 B$ q8 g# C& v
面对家长的担忧,巢老师非常坦率地讲,其实像这种情况在高中毕业生中很正常。因为多数的孩子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涯规划,对专业的爱好并不强烈,就是有了专业选择也是不稳定的,而幸运的是,加拿大大学的门始终是敞开的,而且上了大学再转专业也是大有人在。她以自己儿子在大学换专业的经过为例子,告诉家长在大陆和香港台湾可能会有因高考失利而「一次失足千古恨」,在这里选大学不是一次定终身,上大学後依然还会有更多的选择,每年都有许多大专生重修本科,也有一些原来读本科的大学生,觉得大专的专业更适合自己而转读大专,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在加拿大选择高校对孩子们来说更有优势。( a1 O% B' t! E; g
2 W+ |, ?3 U- Y' z
她给华人家长的劝告是,在加拿大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可选择,做父母的要多理解孩子的对未来的选择,在这个时刻最好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0 m; I4 a+ t1 }  s! I- H

" P. j: s1 t4 p1 |3 x7 B「当地孩子高中毕业後选择上大学或是就业完全是自己的主张,而我们华裔父母总喜欢包办,希望父母能理解我们,让我们自由地选择我们自己的生活道路……」 7 N" e  i8 m: Z' y0 K- j+ ^
/ k! S: q7 @  P: l' ~
-汉密尔顿的蒙豪克学院 (Mohamk college)学生 James Zhang 如实讲……
! v9 A" i; T; v( W' a; v- {
1 p7 Q" h' T5 N+ A6 _3 I# o( U8 T4 o: CJames是这次采访中唯一华裔学生,去年他同时被多大的科学工程系和约克的商科录取,但他因为喜欢电脑动画制作,所以就放弃了读本科的机会来到Mohamk College,读自己心仪的电视广告制作专业。他说,这里的大专有许多本科没有的实用专业,掌握实际技能快,能够早点毕业,解除父母的家庭负担。当问起他父母对他放弃本科读大专的看法时,James说,父母当时也挺反对的,他们说再难也要供我读大学。可现在看到我没有毕业就有公司请我做广告设计,而且大专修的学分将来还可以转本科,对我的选择也就不反对了。+ q  W$ z4 H6 v2 ]% [4 N6 S1 G

' `* X" J: N2 L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华裔父母难以解开的心结,是几代人对文凭的渴望而沉淀於我们心头梦想。James的父母在谈到当年孩子选校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时说,在国内亲戚朋友听说孩子出国没有上名校,立即招致一片指责声,责备他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连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而今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真是为了面子,逼孩子去读他不愿意读的学校和专业,那才是做父母的真正的失职。/ _' Y8 r# _5 v  _4 ]# l
, R. |1 I" P& K3 l
他还称,几年前,他朋友的孩子因为选择学厨师,遭到父母坚决反对,竟一怒之下断了孩子的生活费用,而那个孩子坚持边打工边读书,现在毕业後,在一家大饭店做名厨,比大学毕业的同学薪水要高好几倍,而且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也非常快乐,倒让他的父母为当年对儿子的逼迫好生後悔。
) h0 e" ]/ t5 [) f  s/ U4 o$ j
5 Y+ M7 F+ n7 M- Q* S# M6 Z「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也要供儿女读书」,这是中国父母一代又一代为儿女的奉献。而在这种奉献中让我们也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去感受他们的想法和愿望,给他们求学就业的自主选择。 这,也许才是为儿女更无私的奉献。 (凯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4-23 16:22 , Processed in 0.14122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