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只是就我粗淺的了解...- k4 Y) U! G5 H8 F/ V, q
並沒有想要幫基督教說什麼, 只是覺得他們一方面的挨轟也蠻可憐的% J0 J) r. L8 P5 p# p" @3 n
/ S9 f, O' C& h( ?7 M+ e4 y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7-7-28 19:43 发表 & e# e1 P' j3 P' Q; b- C$ I
一,有主宰,无主宰。
! q+ J# V, F& `% [2 I 基督教是有主宰的——上帝。只有他是主人,别的都是羔羊、奴仆,甚至连奴仆都不算,比如动物等等。- r/ S; r0 Z& m3 ^5 b, O& X! O2 b1 {
$ C% j- f' I/ _這是在舊約時代中所有的觀點, 以時代來說那個時候的人其實都是對比自己力量大的存在有恐懼的,2 g( L0 y" c+ c" i+ \
以新約時代來說, 上帝是生命的泉源, 人是可以經由修行自己加強自己的善念來達到跟神有相等的地位, 也就是說成為生命泉源的一部分
8 o! R- j; O x |0 }0 _
# Z6 Y- [* L& r3 C; [二。有思考,無思考。
1 _9 a/ u, O" p/ v& H 基督教也不是沒有思考,而是思考了也沒有用。你隻要接受就可以了——把一切都交付給主,讓主看顧你% P3 o1 K9 P) q" H; L( ~+ j
; d; |6 ~ T. S; j1 |4 n5 g) [基督教的中心教義之一... 就是人有選擇的權利, 你可以選擇不信, 只是說當你選擇不信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無條件的愛者你的時候,6 ?: D7 z. o3 \" E
你對他所付出的愛的回應是憎恨, 而這個憎恨會有如火炬一般的燃燒著你(不是真的燒呀), 讓你覺得不安穩還有無法接受
; I+ M; y9 D( q. I如果以所謂的主是至善的原點來說, 接受至善所指引的道路, 一心向善也就是把一切交付給主, 讓主看顧你! O9 @/ Z$ M/ A4 x+ ]5 F+ H" z$ S# Z
' m3 Y, G9 d, J- v* i( u/ I \$ i- `8 _
三。可探討,不可探討
' K2 N8 t) s1 h. p3 r/ d9 k) d 自然,基督教是不可探討的。這裏的探討,不是指教義的辯論,而是指根本立足點——上帝。有沒有上帝,在基督教裏是不能討論的。你隻能接受,不然的話,什麼都無從談起。5 T1 p5 a6 ^7 Z# s' k& |- _1 @
& j( X" ?4 ]+ G+ M7 I) \
質疑還有上帝的存在其實是可以探討的, 只是適不適合在廣大的大眾中探討這件事罷了3 ^% l# ^0 D& W0 s$ p
一般人總是希望有簡單的人生解決辦法, 所以選擇盲信... 當你跟這些人討論的時候就成了張飛打岳飛, 眼睛和耳朵有打開的人聽之看之, 閉上的人就像秀才遇到兵, 你是有理或無理都不被承認的, 也就是無從談起
+ | v8 n& f. w" y4 x這個盲點在許多宗教都存在佛教亦如是, 回教亦如是, 終究歸於討論的人能不能宏觀的看和聽
Y+ C! u7 f/ X7 r, U" _& |
% ~7 J2 M4 {6 E8 r. D四。平等,不平等。
% ?4 ?; H$ t8 m! f& S# c8 _ 基督教裏,其實沒有平等一說。你和上帝、主永遠不可能平等。因為你是被上帝造出來的,他是主人,你是什麼?
' D7 L( z. G; r* T上帝造人說... 乃以色列的創世神話, 以中國的創世神話來說, 我們和女媧嚴格來說也不是平等的* p7 O9 W* x# l, I' k# K& }5 c0 ?0 O
- u6 m* q% f; U1 y0 d) b& @# ^ k# l為何會有新約? 耶穌想要改變以色列長久以來對於神的畏懼以及對於神的了解) P9 V* C* \( D8 W l8 j
舊約時代的神是會發怒的, 會用"正義的鐵拳制裁我們的仇敵", 然而新約時代的神是無限愛人的,即使對於敵人也是寬容的, 甚之對人以朋友相稱的0 f% i2 b4 J- J: U
單以舊約時代的論點來看基督教就好像單以佛教的前身婆羅門教來看是一樣的+ \' z0 O- }$ }( @, ?
- F. b/ A, k i: j3 ~
五。有智慧,無智慧。2 [9 A% ]9 n; Q9 c6 z" B4 M) B
基督教裏,你不需要有智慧——隻要“信”,智慧在上帝和主那裏——當然,這裏我們不探討主和上帝的關係。 Q3 n' R5 @1 ^8 }4 R7 J9 y$ n
8 u; r5 r, @5 W; H8 S基督教也是有求智慧的, 再以新舊約不同的時代來說好了, 舊約時期人們認為自我的智慧不足, 所以向上帝求智慧, 新約時代則是經過個人修行(苦思)而領悟到真善的道理, 可能比較像道家的思想(老莊的道而不是畫符念咒的), 不需要有智慧嗎? 信從並跟隨至善不也就是尋求智慧?
7 U* {* x5 P4 ?1 u) M P! o9 F
4 \. h& `8 x/ k4 ~# H j六。排他,不排他。7 p8 H/ L( N0 n' e) q
基督教排他,除了上帝,你不能信別人,他是獨一無二的真神。信了他,按道理,你就沒有再學習其他信仰的權力了。
6 z8 p9 ^5 s" R, ?) _* `
# k: [# m* S7 L/ k" D狹義來說,是的基督教有排他性# |& K5 H" |* d$ H( @
但是他不禁止你探索其他信仰, 再次提到基督教的中心教義為人有選擇的權利8 O$ L2 ]* k/ K; H, n# a. c6 P
而以歷史上來說, 排他在原本教義中不存在, 是人多口雜之後的整肅手段& l) f6 H7 K. R9 o1 s4 ~
信仰的人多了之後為了正本清源, 還有消除以基督教為名而行怪異儀式之實的異端, 基督教便開始產生強烈的排他性% U1 |4 k% d5 A3 j
當然還有權力鬥爭和壓迫下, 從而演變出來的生存方式
7 G2 {; ?. i7 } ?/ n d, S4 R恐懼一向是最好的統治方式, 無法被救贖的恐懼, 永遠受苦的恐懼在簡單的信了之後就可以完全去除, 何樂而不為?( t( \; m( U# _; o1 \
這是基督教會在中世紀所犯的大錯, 導致許多悲劇的誕生, 也是基督教會的一個汙點
& _' S( n i/ {% N: V; @* I- w若是我們只追著錯誤的那一頭來看教義的區別而不看本質...那也不是佛家人求智慧應該做的8 \$ A# ~8 ^. ~7 Q2 m7 F) x6 W- ^
/ V3 K8 c, o3 {3 u( I七。自由,不自由。
5 s; h1 v) S/ [# @
/ f8 Z& w$ Z( r, c0 d+ n自由或不自由是個人智識的限制
6 ^% k' }; a* \1 T若是以淺薄的觀念來說...4 f# D! {9 c% W9 f
佛教自由嗎? 蠻自由的, 可是沒修好是出不了六道, 這樣有自由嗎?( r, Q" l( A: a; C9 k& d
可是佛教的深度不只這些- @8 g# w2 e- G# ?; g
基督教自由嗎? 蠻不自由的, 可是上帝給人的最大禮物就是自由選擇權9 k. e2 ^) p7 ]% e/ J! R
基督教的深度就只有這些嗎?) J" D) J' T/ O1 M+ r/ C# f
) H, J7 ^' q6 `1 n
如rockylily 舉出的0 N4 E8 ?2 L5 y: g
1 b$ l# ]* O0 Z/ o+ T"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1 u; @5 ^) `* x! {% v' [ d9 c- A- n
無論信什麼教,都一門深入,腳踏實地地修自己的慈悲心,一點一點地改掉自己的缺點,力所能及為眾生作一點實事,不比在這比較來比較去好麼: ~4 b' z6 E6 e, _5 s8 H
+ S8 i5 T$ e0 f l
我們可以花一輩子的時間在辯証還有指出別人的缺點6 A( l2 \; g( j: f% y
但是在指出別人的缺點的時候別忘了
$ r. d2 g: @' ~2 I& G5 M還有四支手指指的是自己呢
M4 F) a5 b- u( h: H1 b, i9 h# Q& U看不是要看別人做的好的加以鼓勵嗎? 固然做的壞要說要講
0 E: q# P1 j( ^0 T" r但是一味的指責對方的缺點也不是佛心靈台所願意囤積的塵埃. f! e2 O( U! Q% P7 x/ w; X3 ]
太陽就是太陽, 呼求的名字不一樣本質是不變的
: C' C: V8 H0 G' u* A$ Q9 k求那至善的道, 修自身的佛性, 追隨主, 我想本質上的差別也是不大的吧...9 E3 H8 ^- U3 T1 U3 s4 l
2 f5 k5 h+ G9 g
2 v9 ]5 v$ c2 K/ j! Q一點淺見, 見笑了!* m% Q5 W% z- ]6 ^+ l, m K
9 |2 ]7 @! L+ \$ f2 |
[ 本帖最后由 p2al 于 2007-7-29 01: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