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6)  鸡蛋( 0)
|
2007-07-18 09:58 环球华报0 T# e& _# k+ x1 d
+ m# }% ?' C* S O8 P/ G( ?此次中石油投资被拒,可能是继中国五矿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失败后,加拿大政府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限制中国投资的又一例子。
& J7 ?( d% }6 j+ {0 [: g# a
7 @' @7 r9 y3 m【环球华报记者 黄运荣报道】7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副总裁宋亦武,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举行的一项投资会议上表示,中石油决定放弃参与加拿大安桥公司提议修建的门户输油管道项目,理由是加拿大政府并未全力推动这项价值40亿加元的计划,而该计划在加拿大业界也支持不足,结果一拖再拖。 , N; R& ^' @8 F7 v1 H
7 n0 a9 ?1 [" [7 d2 ^2 b
中石油决定退出
$ L: a1 c& R9 s' X/ k3 {
- e1 I2 K0 |0 `8 ~: w6 {/ p9 g据报道,两个星期前,中石油才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矿开采权。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准在加拿大主持开发油砂项目,被认为是中国能源企业在加拿大这个全球第二大油砂储量国迈出的“一大步”。 - _' `* c! ~9 G0 P, ~/ T
* c9 j' Y% V. z4 V1 s) P) l& p
没想到,两个星期后,这个项目就被加拿大相关部门拖黄了。宋亦武说:“我们已经厌倦等待了。”宋亦武言语中显得有些无奈,“中国希望能帮助加拿大原油打开新市场,但加拿大始终不愿开放市场让中国进入,因此我方无法合作,也不知道还能如何帮忙。” ) I" h7 ?3 W7 [/ s9 G
" T1 N. \5 }$ q7 s( o4 `门户输油管计划是由总公司设在卡尔加里的安桥公司推动,预计完工后可把阿省油砂矿所产原油,运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卑诗省)太平洋口岸出口,每日输运量可达40万桶。中石油曾与安桥达成原则性协议,门户输油管计划完成后,中石油承诺购买其中一半的运输量。
( [9 \/ E9 N- z4 h8 x( w) A- @3 Y. J5 Z# N" @& j( w% H+ o
不过,该项计划的完工日期一改再改,原本计划于2009年投产,并考虑将加拿大石油输往亚洲市场。但航运公司却更为关注美国不断增长的原油需求,对开发新的对美输油管道更感兴趣,因而该计划被迫延期至2012至2014年。 5 M: e$ h9 J3 t3 o) w4 R }0 z! K0 S8 U; z& ]
+ y. H3 \7 {& s( ^' O: h4 J! w
宋亦武同时指出,加拿大石油业者不愿让中国企业进入加拿大国内市场,也始终不愿把更多原油交付这条新输油管线,使得市场始终无法达到经济规模。另外,在该管道预定兴建的路线上,还有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争议,更为该项目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4 l+ h' [% S& @+ [% o& B0 W" {! A
/ ]. D' n$ k3 C( r- N8 n
尽管如此,中石油并未因此全面退出加拿大。今年1月,中石油已在阿尔伯塔省取得11块油砂田的开采权。
4 Q& g& o1 k+ b; W, o$ E/ i% N2 V: l1 d+ ?4 Q
经济问题政治化
" ?/ X- \7 `2 S9 O' }0 |! K
2 P- d8 o& t- n u9 b f5 j这次中石油事件再次为中国企业进军加拿大蒙上阴影。其实,近年来,中国还有不少企业在抢滩加拿大时折戟沉沙,而责任基本上都在加方。 1 P8 h i# C* y1 X5 v, u$ k
2 R4 L% M5 q7 A# l2004年9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60亿—70亿加元的现金,全面收购诺兰达公司100%的股权。诺兰达是加拿大最大的矿产企业。尽管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而且也是双赢的合作项目,却被加拿大高度政治化,结果导致收购计划泡汤。 / N# s9 e- M2 E+ y! ^( W" O- ~* K
7 x; i7 x3 `5 @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既无历史包袱、又无利益冲突的中加经贸关系屡屡裹足不前呢?加拿大联邦工业部长卞聂尔的一番话对此事作了很好的注脚。 9 R# w& h' W2 O' [4 Y
; j6 y/ o, p. _: d" Y- Y) {+ F这位保守党少数政府的部长曾主张修改外国投资规则,以阻止危及国家安全的外资收购行动,而且不排除探讨人权问题。尽管他后来表示,检讨时不会限制或阻止中国投资,但分析人士称,此次中石油投资被拒,可能是继中国五矿收购诺兰达失败后,加拿大以人权限制国外投资的又一反映。 1 u0 r9 ~# R* T
1 n- w$ I) I) \% M拒绝中国公司遭批评
K+ w& s; j) T7 y6 k' ?! U' D% e' k! ~
- a5 ]" K5 c% I" N4 }6 k, B事件发生后,人们对加拿大以政治准则介入经济活动高度关注。卑诗大学教授黑德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认为,检讨外资收购时,不应加入人权的准则,否则很难付诸实施。
3 ^+ E, x2 C$ |1 w
" ]0 G6 p, D7 y8 w! [加拿大中华总商会副会长蔡宏安,则抨击加保守党政府的敌视行径。他指出,在当今世界,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失去未来。保守党以意识形态挂帅,严重影响了中加两国正常的经济活动。
% \$ p; z5 m' E) ]7 f- S8 y& T) n& M' j8 [! B- u
有媒体指出,加拿大现任总理哈珀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左右摇摆,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做一些不知所云的事,很容易伤害中国人民以及当地华人的感情。 2 H8 h S3 f3 ]' @5 Z+ @
$ f: m+ u* M ?, o# `1 G/ r/ }
日前,加拿大情报及国土安全局公然称,他们将用一半的资源来对付中国人。对这一极为夸张的说辞,哈珀却公开声称:“近期不同政府机构已经指出的(中国间谍)问题,是真正存在的问题。”哈珀的话令人诧异不已。
, d- q0 J1 q; t/ t% a, i# F7 d: R' K6 G' E5 D2 o& ], n! Y
抱着过时观点不放 : d2 ^: @, U& s" o
4 t# n, V U/ W# l8 t
加拿大保守党上台后,对加拿大华人来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哈珀政府首次对华人“人头税”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平反了几十年压在加国华人心里的历史冤案,值得称道。然而,另一方面,保守党少数政府却一直处理不好对华关系,令加拿大失去了不少机会。
6 W+ p( D/ h5 b; N' _5 h2 Y! A" u! B
综合这一年多来的表现看,加拿大总理和他的团队,不是不重视对华关系,而是不知道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简单地说,保守党政府,不清楚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
' b4 {/ E& l! n/ y. ^
- E2 x" E7 t, ^: `5 F; ] K仔细观察哈珀上台后的对华动作,抓工业间谋、讲人权、谈西藏问题……表面上看他很关心中国的情况,但这些问题属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美欧无端以人权、宗教等问题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 s, ~0 y5 m# N3 X/ g3 w4 R! E
- d# W4 z5 A) B) O
但时代变化了,如果加拿大某些人仍死抱着那些行不通的“原则”不放,到时受伤害的可能是加拿大自己。 |
|